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开展的“健康快乐跑”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练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B. 近来各地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C. 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和神功伟力。
D. 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闭塞(sè) 篆章(zhuàn) 湖泊(bó) 招摇撞骗(zhuàng)
B.劫难(qié) 两栖(qī) 缄默(jiān) 窈窕淑女(tiǎo)
C.争讼(sòng) 腈纶(qíng) 叉港(chà) 戛然而止(jiá)
D.翩然(piān) 草甸(diàn) 龟裂(jūn) 拾级而上(shè)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翘(qiáo) 褶皱(zhě) 携带(xié) 戛然而止(gā)
B. 蓦然(mò) 翩然(piān) 糜子(mì) 拈轻怕重(niān)
C. 摒弃(bìng) 嫉妒(jí) 啁啾(jiū) 狩猎(shòu)
D. 龟裂(guī) 羁绊(jī) 斡旋(wò) 缄默(jiān)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扮演年轻女子的戏曲行当称为“小生”,戏曲中的“一折”一般指一出,一场。
C.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汉田园诗人,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黑暗,弃官还乡。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5、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炭翁赶车卖炭,挣扎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卖炭翁难言的艰苦生活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催人泪下。
C.“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写出了卖炭翁的诸多无奈、悲愤、绝望。
D.“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说明,表现出卖炭翁的苍老和生活的艰辛。
【2】解释加点的词。
(1)卖炭得钱何所营 (2)系向牛头充炭直
【3】赏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一)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二)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三)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写得不坏;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的学识,和外国朋友谈天也多些材料。
以上选段出自《傅雷家书》,加点的“你”指的是____(姓名)。作者在信中告诉儿子,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作者在信中还说:他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____第一,爱情第二。
8、(四)
两会与传统文化
【两会镜头】
3月8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的作品,让人不由得被传统经典的魅力和风范所折服。
中华经典,“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前,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现象级”的姿态,点燃了国人拥抱传统经典的热情,也让传统经典真正落地,变得可触可感、亲切可人。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部长通道】
3月3日下午,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经过“部长通道”时,面对现场“诗词大会”的喊声,陈宝生微笑作答:“好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他还当场吟诵了两首唐诗。
陈宝生称,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陈宝生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编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摘自2017年3月4日《澎湃新闻》)
【代表建言】
今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走红,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来自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更是让很多人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那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呢?两会期间,不少上海代表建议要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呼吁大力促进传统教育进课堂。(摘自2017年3月12日东方网)
王本朝认为,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要“双肩挑”,既要传播传统文化,也要传播现代文化,而且要努力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冯骥才指出:“文化不只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全社会有必要重视起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传统教育这一课。”范小青说。
(摘自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
【1】概括【两会镜头】的主要内容。
【2】下面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 一些媒体优秀节目的推出,正唤醒国人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
B. 我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更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C. 传统文化进了校园,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
D. 只有传统文化进课堂,才能增加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
【3】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4】对于两会代表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呼声你持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9、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600字以上;(3)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