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D.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孟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命题之一。
C. 现代诗人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
D.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著有小说《汤姆“案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B.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C.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B.庄子,名周,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想象雄奇瑰丽,善用寓言故事说理。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领袖;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与韩愈并称“韩柳”,他们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一个“望”字将千里之外的蜀地与分别之地京城联系起来;“风烟”二字,尤显杜少府任所的荒蛮,上任路途的艰险。
B.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 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D. 颔联从侧面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两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广为流传的佳句?
6、将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阡陌交通, 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5)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1】______________(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什么疾病)
【2】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
(1)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2)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
(3)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亚 E.达雅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2011年12月30日《扬子晚报》)
【1】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的角度,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抓住重点词语)
(2)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可从修辞来谈)
【3】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
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