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褶皱(zhě) 脑畔(bàn) 迁徙(xǐ) 袖手旁观(xiù)
B.沙砾(lì) 彷徨(páng) 溯游(sù) 正襟危坐(jīng)
C.驰骋(chěng) 撺掇(cuān) 矗立(chù) 草长莺飞(zhǎng)
D.骈死(pián) 磅礴(bó) 冗杂(róng)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纨绔(kuà) 锵然(qiāng) 撺掇(cuān) 教学相长(zhǎng)
B.羁绊(bàn) 龟裂(jūn) 寒噤(jìn) 挑拨离间(tiǎo)
C.斡旋(wò) 瞭望(liǎo) 蛮横(hèng) 戛然而止(jiá)
D.襁褓(qiáng) 指摘(zhāi) 雾霭(ǎi) 犬牙差互(cī)
3、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推开他房间的门,便发现地上、沙发上、桌子上满是脏乱的衣物,随手丢弃的外卖由于太长的时间散发出味道,检察人员对房间情况叹为观止。
C.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捕猎者的大肆捕杀,前几年逐渐销声匿迹。但随着
《动物保护法》的颁发,这些动物族群又开始慢慢壮大。
D.他觉得自己身边的人都是胸无点墨的人,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就未免目空一切。
4、下列句子表达无误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倡议顺大势、得民心,促使一大批合作项日落地生根。
B.在学习中,我们应培养自已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科普帮帮忙》旨在以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大众科学地生活为目标。
D.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在台上那群演绎苗旋芦笙舞的小伙子身上。
5、古代诗歌阅读后面小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_____________(题材),作者在颈联中巧妙的借用浮云和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的表达效果。
【3】发挥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体现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比喻手法来表达与友人难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历程。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后面问题。
保尔紧张地屏住气。有几秒,他心里发生了剧烈斗争,但是他速来胆大,终于不顾一切地探尽身子,握住枪套,抽出那只乌黑闪亮的新手枪,匆忙退回到花园里。他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把手枪插进裤袋,飞快地穿过花园,跑到樱桃树前。他像猴子一般,迅速地爬上屋顶,接着又回头看了一下,那勤务兵正安闲地跟马夫聊天。花园里一片寂静……他马上溜下板棚跑回家。
年轻的保尔很喜欢枪,在这次偷枪之前他从一个小男孩手里抢的枪是怎样被处理的?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什么情节?请简要概括。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忙年
于宝月
忙年,是过了小年后乡下人日夜筹划的事儿。
过年了,改善生活是头等大事。猪是自家养的,那可是足足养了一年的大肥猪,绝对绿色饲养,肉质上等。你看,街坊四邻杀猪宰羊无不忙得不亦乐乎。杀猪是乡下人齐心帮忙的事,只要一声招呼,热心的街坊们纷纷来家里帮忙。到了分肉的时候,东家三斤西家五斤,不大一会儿就被大家一一买走。最后,猪头、内脏、排骨、猪蹄是留给自家享用的。当然,上好的里脊肉也得多留些,除夕夜包饺子少不了。
猪头、猪蹄是得年前炖好的。农家的大铁锅一次炖个猪头没有问题。男人们早早就准备了柴火,生起灶火。铁锅里的热气伴着馋人的香气,很快就从屋里弥漫到了街上。路过的人们一闻到这香气,就知道这家人在忙活啥了。
养了一年的大公鸡,这时也到了宰杀的时候。公鸡是过年的贡品。从大年三十开始,家家户户都得在厅堂条桌上摆上贡品,祭奠列祖列宗。其中,就有那只昂头挺立的大公鸡。除了公鸡之外,还有其他的鱼肉鲜果以及花馍。
说到花馍,胶东乡下女人做的大花馍,绝对称得上是珍品。普普通通的白面,愣是做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如盘龙、猪头、面鱼、燕子等,再配上红黑的豆粒做成眼睛,点上五颜六色的颜色,摆在桌上,插在树枝上,活灵活现,琳琅满目,给节日格外地增添了喜气。
你看,腊月里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烟道,一天到晚不停地冒着热气腾腾的烟雾,那都是家庭巧妇正在蒸煮各种主食的信号。
忙年肯定少不了赶大集。乡下的集市,在腊月里最为丰富,各种物品摆满了宽敞的街道和长长的河滩。老家的年集,是逢五和十的日子。天还没亮,四乡八村的人们就已经蜂拥而来,忙活年货的采购。这时候,无论家里条件如何,赶年集是家家都不会忘记的事儿。有钱的,会在年集上大包小包地采购,车拉人扛,一路满载而归。日子拮据些的,也总是量力而行,异常慷慨,以期过年时家里的伙食得到改善。人山人海的集市上,大人和孩子不停地走走瞧瞧、讨价还价,清脆的鞭炮声、爽朗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从小年开始,街头巷口就陆续见到放鞭炮的孩子们。按照乡下习俗,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家家户户都是要放鞭炮的。只不过,小年是中午放,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五、十五是晚上放,这是正式的放炮时辰。可孩子们见到了鞭炮,却不管哪些时间该放或不该放,只要开心,玩乐的劲头可以从清早一直延续到深夜。鞭炮是乡下孩子过年的宠物。鞭炮在空中爆响的一声声轰鸣,把冬季里原本寂静的乡村一下子变得热火了起来。
(《人民日报》2017年01月21日12版)
【1】【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2】文章写“忙年”,写了哪些“忙”?
【3】【3】赏析下面句子。
普普通通的白面,愣是做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如盘龙、猪头、面鱼、燕子等,再配上红黑的豆粒做成眼睛,点上五颜六色的颜色,摆在桌上,插在树枝上,活灵活现,琳琅满目,给节日格外地增添了喜气。
【4】【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题目:我的一次改变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出现可能透露信息的人名;(3)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