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2、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秦岭主峰太白山是青藏高原以东中国第一高峰。太白山是诗仙李白攀登过的山,是文豪苏轼祈过雨的山,也是耕读于其下的大儒张载一生 的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 千古的理想,是一个把秦岭的魂魄融入血脉的思想家站在秦岭之巅对世界的豪迈表达,代表了我们民族 所达到的高度。
A.雄视 守望 思想和精神 B.守望 雄视 精神和思想
C.守望 雄视 思想和精神 D.雄视 守望 精神和思想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D.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4、对《石壕吏》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抓丁”,由此可见世道的混乱及横征暴敛的祸害。
B.“呼”“啼”“怒”“苦”。把矛盾的尖锐性揭示出来,表现了差吏如狼似虑的狰狞,以及老妇悲苦痛哭的凄惨。
C.诗中“更无人”与母,孙的存在,在逻辑上存在矛盾,表现了老妇的机智;不想让官吏把人都抓走。
D.一个“久”字,不仅说出这件事折腾了很久也表露出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酸、悲哀、无奈、同情、激愤。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哪几句?
【2】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7、名著阅读。
(1)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2)你是怎样阅读名著的?有什么收获?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肆虐数月的山火,将澳大利亚从度假胜地烧成了“末日”图景。首都堪培拉被山火浓烟笼罩,部分政府机构被迫关闭,悉尼的空气质量一度可以与印度新德里比肩。
②澳大利亚为什么会烧起这样一把“旷世奇火”,眼下众说纷纭,有些观点将其归咎为反常的天气,另一些则直指政府削减消防预算和在灾情面前的不作为。
③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小国,仅有2500万人口,分布在7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之稀疏名列世界前茅,而国土的大部分地区还极度干旱,有的火灾地点离地表水源百十公里,有限的救火者到了现场除了看一眼,似乎也没别的事儿可干了。
④如果上述原因还可以归咎为澳大利亚的“天时”和“人和”不作美,澳大利亚的“地利”——当地植被的状态就隐隐有些“作死”的味道。本次大火之后,有媒体撰文指出:此次火灾当中,号称澳大利亚“国树”的桉树要负相当一部分的责任,在占澳大利亚国土面积20%的森林中,桉树的种植面积占了森林总面积的80%左右,而由于桉树皮富含桉树油,它们脱落后堆积在树根处,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自燃,极易引发山林大火。
⑤气候如此干燥,居然还有这样一种易燃树种“火上浇油”,桉树的特性似乎是在“找死”,然而更多研究却发现,桉树的易燃也许恰恰是它的生存策略。
⑥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惧怕火。然而,在澳大利亚这个生态圈中,生物经历数千万年的演化,桉树逐渐进化出“操纵野火”的本领,它不仅不怕火,反而对火有着强烈的需求。桉树一般有着笔直高大的树干,分枝只生长在树尖,当山火发生时,其他植物的分枝和树叶将遭受山火严厉的烘烤,而桉树高高的树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苗向上攀爬。此外,桉树还进化出厚厚的树皮,能抵挡烈焰的烘烤,而输送养料的导管位于树干中心,被严严实实地包裹着。
⑦一般树木在遭受山火之后很容易失去生命力,而在桉树的树皮之下,有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芽,唤醒这些芽的条件正是高温烘烤,而且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林火之后外壳爆裂,然后生根发芽,所以在经历林火之后,桉树可以迅速占据有利地位。
⑧正是由于以上特点,桉树不仅不怕火,反而“有意”为林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澳大利亚高温少雨的夏季,整个桉树林就犹如一个“汽油桶”,任何闪电、局部高温都有可能引发森林大火。当森林经历一场大火之后,其他植物要么彻底死亡,要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恢复,但是桉树却把林火转化为自身优势,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林火,还能利用林火来消灭其他竞争者,这种“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策略,让桉树主导了澳大利亚的森林。
⑨一种生物竟然能够操控火灾为己所用,这不能不说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奇迹。看来,物种竞争有时跟人类社会的竞争一样残酷:为了战败对手,获得生存空间,生命有时就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
【1】下列关于桉树的特性,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桉树皮富含桉树油,它们脱落后堆积在树根处,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自燃。
B.桉树逐渐进化出“操纵野火”的本领,它不仅不怕火,反而对火有着强烈的需求。
C.桉树一般有着笔直高大的树干,高高的树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苗向上攀爬。
D.桉树在遭受山火后很容易失去生命力,即使处于休眠状态的芽也被高温烘烤而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澳大利亚地大物博,是度假胜地,该国7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2500万人口。
B.澳大利亚大火烧了很久主要是因为天气太干燥难灭火,同时政府不出钱也不出力。
C.肆虐数月的澳大利亚山火,桉树成为元凶之一,是因为桉树比林中其它之树易燃。
D.桉树能操控火灾为己所用,说明生物进化与人类一样很残酷,为了生存用尽其能。
【3】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尼的空气质量一度可以与印度新德里比肩”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大火之后的澳大利亚空气质量已和新德里差不多了。
B.“整个桉树林就犹如一个‘汽油桶’”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桉树易燃的特点,这样说明通俗易懂。
C.本文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澳大利亚大火的现状、大火持续燃烧的原因、大火的元凶桉树,最后总结出生物竞争规律。
D.本文语言准确、富有科学性,如“任何闪电、局部高温都有可能引发森林大火”中“任何”“局部”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500字以上;④凡是涉及真实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生命中,有很多美好的瞬间,让人难以忘记,而那令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的一刻,更让我无限眷念。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他一直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去向哲学家请教。
哲学家拾起树底下的一块石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要卖。”
他这样做了。人们出价很高。
他把石头拿到玉石市场、珠宝市场去卖,石头价格一路飙升。
“怎么会这样呢?”他不解地问哲学家。
“一块普通的石头,当你非常珍惜它,把它当成稀世珍宝时,它便拥有了无上的价值。人不也一样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