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发垂髫,“垂髫”是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黄发”指老年人。
B.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 以“记”为名的文体在古代虽然都属于“杂技体”,但写法各不相同。如《桃花源记》从体式上说是游记,《核舟记》虽然也名为“记”,却并不是游记,而是一篇说明性文字。
D. 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月11日,珠海市初高中全面复学,校园里又喧腾起来。
B.她踏上了赴武汉抗疫的征程,父亲的叮咛还萦绕在耳畔。
C.杨教授为人谦逊,不慕名利,目空一切,深受学生爱戴。
D.香山湖公园二期于“五一”期间开放,游览的人纷至沓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
B.“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崔氏二小生”中,“小生”指年轻人;“儿女共沾巾”中,“儿女”指儿子和女儿。
C.《五柳先生传》、《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庄子,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礼记》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6、名句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4)《马说》一文中“食马者”不识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四句话,请你从四个角度说一说,为什么称《傅雷家书》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①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②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的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的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③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干净。
④但愿你不忘祖国对你的培养,首长们的爱护,坚持你的独立斗争,为了民族自尊心,在外面更要出人头地的为国争光。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尘世小暖(顾晓蕊)
①她是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佝偻着腰,脸上的皱纹刻画出岁月的年轮。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里,重复着冗繁单调的工作。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地,只因偶然的机缘,让彼此的生命从此有了交集。
②多年前的一天,我端着茶杯急步去茶水间,把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趔趄。她是位年长的清洁工,俯身扫地,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我正要开口道歉,她反而先问道:“姑娘, 撞到你了吗?”我笑着摆手说:“我走得太慌了。”
③不久后的一天,我倚窗而立,见她在楼下打扫落叶。她挥舞着大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金黄的落叶映衬着她瘦弱的身影,显得执著而清寂,让我莫名地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我整理出一摞旧报纸,然后喊她上楼,说:“这些报纸堆在地上挺碍事,你搬走吧,还可以换些 零花钱。”她感激得连声道谢。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她。
④时间久了,渐渐地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她的爱人曾是公司的职工,因病去世,这对一个原本清贫的家来说是雪上加霜。公司为了照顾他们母子,同意让在乡下务农的她到厂里 做清洁工兼看自行车棚,两间值班室成了她的居所。一晃十余年过去,她的儿子到建筑工地打工,且已娶妻生子。这时,90多岁的老母亲却又瘫痪在床。为了多挣些钱给老母亲看病, 也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然而,说起这些时老人却是一脸的平静,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
⑤有一天临时加班,直忙到暮色四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门口时,见她站在风里眺望。看见我后,她赶紧迎上来说:“我今天从老家回来,给你背了半袋面,等了半天天等到你了。”她又说:“你对我那么好,我都不知道给你点啥好,这是自家磨的玉米面,烧稀饭可香了。”
⑥那一刹那,仿佛有千万朵荷花在眼前盛开,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她没读过几年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她说不上来,但她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并把它当作一种感恩。这让我感到羞赧,我给予她的是舍弃的“旧物”,而她还报给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礼物”。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⑦此后她不时从老家为我带来新鲜的蔬菜或甜脆的瓜果,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笑着接了过来,之后再用别的方式,悄悄地还之以礼。有时她在清扫地面,看到我走过,会停下手里的活,朝着我温和地笑笑。如果看我不是太忙,还会上前搭几句话。闲聊中,她得知我爱好写作,话语里更多了几分敬重。
⑧一天,她在路上等我,递上一卷透着香气的烙馍。我谢过她正要离去,老人关切地说:“姑娘,写文章很费脑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记得多吃点饭啊!”我点点头,认真地说:“好,我记得了。”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只觉得心绪如同起伏的波涛,万千奔涌。在这座城市里,除了老公和孩子以外,我没有别的亲人。她称呼我姑娘,留意到我的胖瘦,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我。
⑨那天下班路过车棚,看见老人坐在大树下,怀里抱着孙女,一边拍一边轻轻地哼唱。阳光透过树隙散落一地斑斓,我缓缓地从她面前走过,两人相视一笑。恍然间,觉得有点像 黑白老电影里面的场景,我多么希望时光留住这温馨的一刻。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和老人在茶水间相撞→(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老人送“我”烙馍叮嘱“我”多吃饭。
【2】品析语文,回答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2)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挥舞着大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金黄的落叶映衬着她瘦弱的身影,显得执著而清寂, 让我莫名地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
【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④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写处“我缓缓地从她面前走过,两人相视一笑。恍然间,觉得有点像黑白老电影里面的场景,我多么希望时光留住这温馨 的一刻。”的理解。
9、作文。
请以“感谢你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