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长约八分有奇 B.问所从来,具答之。 C.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D.左手倚一衡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恣意 怠慢 一马当先 消声匿迹
B.皎洁 疏疏朗朗 叹为观止 人情事故
C.偏僻 搏击 惊心动魄 顾名思义
D.屹立 吆喝 自出新裁 气势磅礴
3、下列各句说话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还请您不吝赐教。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自豪又惭愧。
C.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拾级(shí) 棱角(líng) 连翘(qiáo) 旷野(kuàng)
B.蠕动(rú) 驰骋(chéng) 缄默(xián) 拙劣(zhuō)
C.妩媚(wǔ) 蓦然(mò) 斡旋(wò) 狩猎(shòu)
D.追溯(shù) 载途(zài) 苍劲(jìng) 幽悄(qiāo)
5、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漂泊于安徽龙山登高之作。唐宋时,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
【1】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重阳习俗?
【2】赏析“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6、默写。
(1)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最能写出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的结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娄太爷道:“这棺木、衣服,我受你的。你不要又拿银子给我家儿子孙子。我在这三日内就要回去,坐不起来了,只好用床抬了去。你明日早上到令先尊太老爷神主前祝告,说我告辞回去了。我在你家三十年,是你令先尊一个知心的朋友。令先尊去后,大相公如此奉事我,我还有什么话?你的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你生的个小儿子,尤其不同,将来好好教训他成个正经人物。但是你不会当家,不会相与朋友,这个家业是断然保不住的了!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人。像你这样做法,都是被人骗了去,没人报答你的。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你相与这臧三爷、张俊民,都是没良心的人。近来又添一个鲍廷玺,他做戏的,有什么好人,你也要照顾他?若管家王胡子,就更坏了!银钱也是小事,我死之后,你父子两人事事学你令先尊的德行,德行若好,就没有饭吃也不妨。你平生最想好的是你家A相公,他虽有才情,也不是什么厚道人。你只学你令先尊,将来断不吃苦。你眼里又没有官长,又没有本家,这本地方也难住。南京是个大邦,你的才情,到那里去,或者还遇着个知己,做出些事业来。这剩下的家私是靠不住的了!大相公,你听信我言,我死也瞑目!”
【1】选文中的“你”“A”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儒林外史》原文,结合具体情节简要概括“你”做了哪些“慷慨仗义的事”。
【3】结合选文并联系整部作品,说一说选文中的“你”是个怎样的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安报与故人知
肖复兴
①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全球,烂烂漫漫,满枝满桠,开得没心没肺。这家主人,每年春节前都会挈妇将雏全家回老家过年,破五后回来。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屋子里始终是暗的,晚上没见到灯亮,月色中显得有些凄清。小院里,任凭杏花开了,落了,一地缤纷如雪,又被风吹走,吹得干干净净。小院一直寂寞着,等候主人的归来。
②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没有什么比平安归来更令人期待。毕竟是家,平安归家,是世上所有人心底最大的期盼。
③闭门宅家,一天天地看着对门的杏花从盛开到凋零,到绿叶满枝,心里期待着这家人一切安好。其实,也是对所有人的期待。我的孩子在遥远的国外,很多朋友在外地,甚至有人就在最让人牵心揪肺的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可谓疫情的前线。怎么能不充满期待呢?
④无事可做,翻书乱读,消磨时日,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不过,确实俯拾皆是,可见平安是从古至今人们心心相通的期待与祈愿。如果做大数据的统计,猜想“平安”会是在诗词中出现非常多的词,可以和“山河”“明月”“风雨“"鱼雁”“香草”“美人”这些表达中国独有意象的词汇相匹敌。
⑤“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阙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象征。这句词,写的是平常日子里的景象,其中一个“静”字,道出这样平和居家日子的闲适。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读,我会随手就翻过去,不会仔细看,觉得写得太水,大白话,没什么味道。如今读来,却让我向往,更让我感叹。日日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幕中世界各地的确诊人数惊心动魄地频频增加,会让这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
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这是文天祥的诗句;“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这是周邦彦的词;“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这是辛弃疾的词。无论是得到平安消息,还是平安归来,他们都是将平安与“梅”“春鸟”“花、草”那些美好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上,平安,是最美好的一种意象,一种无价的向往。因为平安是和无价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财富与权势,都无法与之相比。“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也抵不上“一花一草报平安”。
⑦关于平安的近代诗词中,我最喜爱的是鲁迅先生和陈寅恪先生的两首绝句。
⑧“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这是鲁迅先生1932年送给归国的日本友人的诗句。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上海,战争烽火中,人身的安危同那随海浪颠簸动荡的归棹一样,令人担忧,这使得心中的祈愿是那样的一言难尽,意味深长。
⑨“多少柔条摇落后,平安报与故人知。”这是陈寅恪1957年写给妻子的诗句。这一年,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校园里,印度象鼻竹结实大如梨,妻子为竹作画,此为陈题画诗 中的一联。这一年,刚经历反右斗争,其平安一联是写给妻子也是告与朋友的。其中“柔条”和粗壮的象鼻竹毫不相称的对比,会让我们看到劫后余生的平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让人们格外喟叹与珍重。陈寅恪为妻子写了两首题画诗,另一首尾联写道:“留得春风应有意, 莫教绿鬓负年时。”说的正是这珍重之意。可以说,珍重,是平安之后的延长线。平安,便有了失而复得之意,也有了得而再失的警醒。
⑩人生沉浮,世事跌宕,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与生活境遇下,无论在什么样的动荡与变化中,哪怕我们早已经从农耕时代飞跃进电子时代,从古到今,平安都是为世界所共情共生的一种期盼与祈愿,万古不变。特别是在如今疫情全球蔓延之际,这种对平安的期盼与祈愿,更是让人把心紧紧攥在胸口。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哪个种族、国家,无论是梵蒂冈的教皇还是不列颠的女王,无论是奔波在前线的战士还是居家的普通百姓,没有什么是比平安更重要的。“但从心底祝平安”,是我们的期盼;“平安报与故人知”,是我们的祈愿。
⑪我一直隐隐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前两天的晚上,家对门一楼的房间里亮起了灯,橘黄色的灯光,明亮地洒满他们家的阳台。主人终于平安地回家了。尽管错过了今年小院里杏花如雪盛开,那两株杏树,已经绿荫如盖,也算是替他们守在家中,“一花一草报平安”了。
【1】文章行文思路清晰,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文章第段中划线的句子如果改成“今年,直到现在”不是更简洁些么?你认为哪个表达更好些,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小院一直寂寞着,等候主人的归来。
(2)特别是在如今疫情全球蔓延之际,这种对平安的期盼与祈愿,更是让人把心紧紧攥在胸口。
【4】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无论是得到平安消息,还是平安归来,他们都是将平安与‘梅’‘春鸟’‘花、草’那些美好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也巧妙地将“平安”和两个意象联系在一起,请细读文章开头部分和最后一段,做简要分析。
【5】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9、作文。
题目一:请以《捡拾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题目二: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先补充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