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绍兴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横线处填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来到江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悠悠的乌   péng)船、斑驳的拱桥,古朴的河,或许还有那木门里走出穿着蓝底碎花布,挎着竹篮的阿娇……水自然是古镇的灵魂,它静静地流淌着,淡然地穿过整个镇子。这水,可以是着渔家的小河,可以是村口的碧潭一湾,可以是屋旁的一泓清泉,总是在深情款款地羁   bàn)着远方游子的心。

    A.篷   bàn   zǎi   绊 B.蓬   pàn   zǎi   拌

    C.蓬   bàn   zài   拌 D.篷   pàn   zài   绊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连花清瘟胶囊被批准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病人的治疗,其有效成分是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等构成的。

    B.疫情面前,毅然逆行,他们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是值得我们铭记在心的英雄。

    C.当《傅雷家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随着生产安全问题的出现,全社会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健全和建立生产安全监管机制。

  • 3、下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耻   恐怖   光明正大   挑拔离间

    B.缅怀   彷徨   平易近人   不知所措

    C.拙劣   萦绕   自圆其说   相辅相成

    D.突兀   丧乱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 4、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绕(yíng)   襁褓(qiáng bǎo)       述(chán)   (jié)

    B.锁(jiā)     途(qí)            (lüè)   许(rǔn)

    C.蓝(zhàn)   妹(zǐ)            入(qiàn)   甸(diān)

    D.气(fēn)     离析(bēng)     唤(zhào)   零(diāo)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

    (宋)元好问

    (小序)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诗词常常讲究照应,本词中“_______”照应“荷叶荷花”,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2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与友人团聚的欢乐,也有深沉的怀念。

    B.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惬意。

    C. 下片抒情,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D.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背诵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________,辗转反侧。(《关雎》)

    (4)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5)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6)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回延安》)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运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想求仕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苏菲的世界》作者是_____(国家)的________(人名),整本书透露出作者对________的思考。

    (2)《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作家_____专门写给______的书信。书中话题不同,所讨论的重点不同,但隐隐有一个基本理念贯串其中,那就是希望中学生学会_____,既要发挥“__________”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不可思议的冰灯》,完成下列小题。

    ①伴随着冬季的第一片雪花飘落,北方从萧瑟悲凉的晚秋中活了过来,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银白世界。生在北方,若是没有见过北方的雪,就不算感受过真正的冬日;去到北方,若是没见过哈尔滨的冰灯,就不算真正到北方。

    ②冰灯起源于我国北方,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在古代,那些常年生活在极寒地带的渔民和农夫若想喂马或捕鱼,只能选在滴水成冰的夜晚。他们想出各种妙招来弥补照明用具的不足,例如将油灯或蜡烛放入一个用盛满水的水桶冻成的冰罩里,这样可以防止油灯或蜡烛被风吹灭。后来,那些贫苦的老百姓由于买不起灯笼,于是便把做好的冰灯放在门口来应景,以代替春节或上元之夜的灯笼,所以冰灯又被老一辈儿的人称为“穷棒子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进步,老百姓已不需要冰灯作为照明工具,因此,冰灯便成了一个有着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流传下来,变为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一员。

    ③冰灯制作,是十分讲究技巧的。所用原料,有水,也有雪。为防止冰和雪融化,延长它们展出的时间,经常会以矾入冰。这样冰灯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室外,也能保存几个月之久。要说冰灯的形状,那真是姿态万千、无奇不有。例如除了传统的牌楼、凉亭、长廊、宝塔、拱桥,近年来还有跟随时代潮流的一系列抽象艺术冰雕和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冰雕等

    ④冰灯制作通常分为采冰、A   、精雕以及 B   四部分。

    ⑤当气温低于0℃以后,河流的水逐渐从细小的冰晶结为厚重的冰块,这种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冰块与人工合成的相比,质地更加均匀、紧密、晶莹剔透,是冰灯的首选材料。在东北,零下20多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艺术家们常常会选择和松花江一样的河流进行采冰;将冰采好后,加工成冰砖,并对其进行雕刻、抛光等工作,然后以水为黏合剂将其堆砌成巍峨的冰建筑和精巧的冰景,并进行放样工作;施工之后,便是精雕细琢,将已建成的冰景进行细致的修磨,这是一项集园林、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步骤;最后,选择放热少的日光灯,将其安放在冰景内部,灯光的颜色、大小、摆放的位置、角度等都需要利用电工知识进行严密的计算。

    1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逐渐”的表达作用。

    3阅读第⑤节,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限两个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灯最初的用途是作为照明工具,现在成了一个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B.冰灯制作比较讲究,所用原料有水,有雪,还经常会以矾入冰,来延长它们的展出时间。

    C.在气温低于0℃以后、河流的水逐渐从细小的冰晶结为厚重的冰块,是冰灯的首选材料。

    D.本文在介绍冰灯制作过程时,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