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中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B. 三月的公园里,树木葱茏,莺飞燕舞,郁金香、樱花、桃花、琼花竞相开放,一派落英缤纷的景象。

    C.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D. 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昂,目空一切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归(xǐnɡ) 两(xiá) 挑(xìn) 静(tián)

    B.欺(rǔ) 蕴(zǎo) 脑(pàn) 闭(sāi)

    C.量(fèn) 杂(rǒnɡ) 掇(cuān) 步(duó)

    D.惘(chàng) 静(mù) 然(mù) 旋(wò)

  • 3、以下案例中,这些名人依次运用的应对技巧主要是:     。(填写序号)

    案例一: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案例二: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A. 归谬 B. 巧换概念 C. 针锋相对 D. 转换话题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kàn)   枯cào) 重叠嶂(luán

    B.腐() 琐xuè)   强(jue)   目结舌(chēng

    C.制(è)   丘劣(zhuō)   接而至(zhŏng

    D.shān水(土(nián) 恹欲睡(yà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六言(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 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下列诗句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与本诗相同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下孤烟远村”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近处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孤烟”一词衬托出人烟稀少。

    B.“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寂寞。

    C.全诗后两句通过人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全诗前两句重在描绘景物,后两句重在抒发情感,彼此交融,相互渗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式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最核心的价值观。《水浒传》一书中的许多人物都秉持着这些价值追求。请从“仁”“义”“礼”“智”“信”中选择一个,并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至少结合两个情节,谈谈这种价值观在人物身上的具体体现。(100字以上)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 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 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 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4玉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