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2、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3、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5、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7、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9、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10、5000元的书包、可定位的电话手表、带电机的卷笔刀……这些中小学生的“装备”令人大开眼界。对于这些天价装备,有人认为这无形会在学生中形成攀比心理,有些装备也并不是必须,,人为制造“特殊”,不利于孩子成长。
11、2014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在每年的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初三(l)班小青同学所在学校的德育处在宪法日这周都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引导同学们树立宪法权威,学做守法小公民。以下是小青同学制定的“法治小公民养成计划”。
仔细阅读,指出计划中的不恰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12、【坚持宪法至上,推动宪法实施】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教育部组织全国中小学开展宪法展读活动,让宪法走进校园。2019年12月1日至7日,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开展。
让宪法走进校园,有学生认为:“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没必要学习。”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13、自2004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信访条例》、《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行什么治国方略?其新方针是什么?
(2)那么实行这种方略,有何意义?
14、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青少年学生要积极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下列三则社会热点话题,请你参与其中,进行探究。
【话里画外】
2016年5月13日,一辆违章停车上的便条刷爆了朋友圈,温暖了一座城。一位司机因为“上楼接人”,留下便条:交警“叔叔”,您好!上楼接病人,耽搁10分钟,请勿抄牌。谢谢!并附上了电话号码。8分钟时,驾驶员扶着病人过来了。考虑到情况特殊,交警并未对驾驶员进行抄牌罚款处理,只是告诫以后要小心,遵守交通规则。
(1)此事为何能“温暖一座城”?
【各抒己见】
2016年5月18日早高峰,在沈阳地铁二号线,乘客们自觉排队准备依次上车时,一对八旬老夫妻拨开人群,抢先上车占座。
(2)对于这事,您怎么看?遇到老人插队抢座的事,你会怎么做?
【出谋划策】
九年级学生小明,最近正在为填报志愿纠结。老师建议小明填报中职学校,他却始终认为职校生将来只能从事没出息的职业,不想报;父母建议小明填报普通高中,他又认为上普通高中,竞争太激烈,自己将来肯定考不上重点大学。我该怎么办?
(3)请你为纠结的小明出谋划策。
15、2016年3月12日11时14分,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发生4.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运城市警方发现在微信群内大量传播着一条“预测今夜2点左右将有更大地震发生,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做好防震措施”的信息。此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大量传播,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恐慌。运城市警方迅速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核实,经确认,上述信息纯属恶意造谣,警方展开调查。随后,谣言制造者吕某某被查获。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运城市警方决定对吕某某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500元。
(1)请评析吕某某的行为。
(2)针对此类行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
16、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17、2017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4周年,也是全国第18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50多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某校同学积极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回顾雷锋事迹】
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性格开朗,平时很活跃,教唱歌,办墙报,说快板,样样都行。他省吃俭用捐助贫困孤儿和受灾群众。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雷锋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体会雷锋精神】
(2)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雷锋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据此,有人认为,“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4分)
相关链接:每年到了3月5日,都会涌现出大批学雷锋志愿者走上街头做善事。短暂的喧嚣之后,很快归于平寂。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一种形式,一种“雷锋秀”,就有了“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种的说法。
【反思社会现象】
(3)学雷锋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成为一种习惯,请你谈谈如何培养这种习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