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江河都是特指,“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B. 大雁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人们对大雁迁徙有颇多感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抒发了游子无尽的乡愁。
C. 信天游是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以比兴手法见长,每两句为一小节,多用叠字和衬字。
D.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通过对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的观测指导农业生产,还通过二十四节气预先安排农事,如中秋、端午、三伏等。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明)的家信100多封。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B.《北冥有鱼》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
C.《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小石潭记》作者是柳宗元,《核舟记》作者是魏学洢,这三篇文章都是叙事写景抒情的散文,能够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D.《大道之行也》中“不独子其子”中的第二个“子”指子女,“矜、寡、孤、独、废疾者”中的“独”指老而无子,“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归”指女子回娘家。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B.《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本册第三单元所选文言文都以“记”为名,在古代都属“杂记体”,但写法各不相同:《桃花源记》侧重叙事,《小石潭记》侧重记游,《核舟记》侧重状物。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zēngjiǎo):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1】简要概括“旅雁”的形象特点。
【2】有人说“本词处处写雁,实则处处写人”,结合诗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
(2)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这本书收集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________和________(填人名)的家书共186封。
(2)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用意:一、讨论艺术;二、……;三、……;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结合《傅雷家书》内容,想一想傅雷给儿子写信还有什么用意,请补充二、三点。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消防与救援
①人们生活在城市里,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大家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体会生活里的幸福。这种安全感,来自对城市管理和运行的信心,其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消防与救援。
②我国目前的消防和救援体制是:由国家应急管理部下的消防救援局主管,把消防救援队伍分为管理指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消防员三类,各自被授予“消防救援衔”。消防员们也不再是部队现役编制,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公务员”。不过在此之前,消防队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属于武警消防系统。消防员们常常需要面对一些普通人从来不会遇到的危险情况,需要刻苦的训练、优良的装备、严格的纪律和非凡的勇气。因此,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仍然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③消防员们的训练内容包括基础训练、应用性训练和实战化训练三大类。基础训练是入门的基本功,包括理论训练、体能训练、纪律训练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应用性训练是消防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消防员中有驾驶员、供水员、器材保管员、通信员和战斗员等不同的岗位,各自需要的专业技能不同。
④在灭火的战斗中,进入火场的主要是战斗员,我们平常提到“消防员”三个字,联想到的一般也就是他们的形象。战斗员在火场中,跟球员在球队里一样,也有具体位置的分工,每个人负责不同的职责和任务。比如有人负责操纵灭火剂器具,有人负责铺设水带和架设登高设备,有人负责破拆和救人,全队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完成任务。战斗员不但需要熟悉自己的装备和器材,也要了解战友使用的装备和器材。
⑤实战化训练则是“模拟考试”,训练消防员在火场中的反应和应对。消防员的工作经常面临生死考验,必须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动作,任何犹豫和误判不但可能害死自己,还可能连累战友和等待救援的群众。这种迅速而正确的反应,不可能临时通过临场思考得出,只有通过大量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
⑥同时,消防员经常需要携带沉重的装备迅速行动,攀爬多层高楼,在高温、低能见度、危机四伏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对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消防员的日常训练是非常严格和繁重的。
⑦除了训练之外,消防员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战备值班和接警出动了。在和平年代,消防员是为数不多的需要时刻准备好面对生死危机的职业之一。对一名消防员来说,是根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因为火灾和事故并不会依照人们的作息时间表发生,节假日反而往往是它们高发的时期,需要做好最充分的战备。除了灭火,消防员们也会因为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任务出动,一年里灭火、救援和社会救助这三类任务数量基本相当。在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救援中,常常能看到消防员活跃的身影。他们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也配有一些专业设备,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平常一些紧急情况也常会由他们来进行救助。他们是奋不顾身挡在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狂暴威力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为城市的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文章围绕“消防与救援”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概括回答。
【3】文章第③段除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屏障”一词的理解。
他们是奋不顾身挡在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狂暴威力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为城市的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9、作文
题目:珍惜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