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朔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庄子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呼尔而

    C. 吾谁   D. 徐公孰美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脱(zhèng)          (gé)               (qiáo)            风雪途(zài)

    B.然(mù)                 暗(huì)             (wǔ)               然而止(jiá)

    C.幽(qiǎo)             皱(zhě)             (xī)                 垂珠联(óng)

    D.猎(shòu)            泽(zhāo)            默(jiān)            海枯石(làn)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páo   犬牙互(chā 手旁观(xiù

    B.miè 难(jié   销声迹(   天衣无fèng

    C.wǎng   锁(jiā   离间(   词夺理(qiǎng

    D.然(zhòu   顶(qióng   怒不可   而至(zhǒng

  • 4、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浮躁  阳奉阴违  行将就木  挑拨离间

    B.嘹望  相辅相成  名副其实  不修边幅

    C.缭绕  前呼后拥  强词夺理  瞬息万变

    D.狡辨  漫不经心  轻歌慢舞  振耳欲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翩翩两骑来是谁”“骑”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心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填空。

    (1)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4)“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嘴脸。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

    他在社会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后更是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1)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是________,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名著知识积累,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柳絮飘飞

    (作者:陈继军)

    ①上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絮状物飘进教室,学生正无心听讲,看到这些不速之客,一个个很兴奋,有的用嘴吹着那单个的如白毛般的柳絮;有调皮的学生甚至跳起来抓向空中那团状的柳絮。这正是暮春三月之时,柳花飞舞在江南的空气中,引起我无尽的思绪。

    ②柳是一种非常易成活的植物。俗语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折一根柳枝插入土壤,就可以长成一棵婀娜的柳树。印象中小的时候家乡的柳树特别多,尤其是那河边,到处可见那如弯腰浣纱的古代女子一样的垂枝绿柳。那个时代正是崇尚军人的年代,小伙伴们白天聚在一起必演的节目一定是打仗的游戏。而打仗必备的道具一定是那柳枝条扎成的头箍。采几根柳枝,编在一起,扭成圈状,大小和头的大小相仿,柳枝的柔韧性极强,尤其是暮春时候的柳枝,更是如绕指柔,一般不会折断,套在头上,柳枝上缀着的柳叶形成了一个叶环,这和影片里那些战士们带在头上的伪装确有几分神似。

    ③长大后我对柳又有了新的美好的认识,那就是在很多诗歌里都遇到了熟悉的柳。“杨柳岸, 晓风残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我发现柳在诗歌里几乎是无处不在的。送别诗里有、思乡诗里有、田园诗里有,就连边塞诗里也有“羌笛何须怨杨柳”。婉约词里伤春怀人,柳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佐料;豪放派也不弃柳,“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柳在中国诗歌王国里孕育成长为最为夺目的一颗璀璨的星星。柳是美的,柳所蕴含的文韵更是动人的。

    ④我的思绪收回到课堂:“静一静,大家既然这么喜爱这个东西,有谁告诉我这是什么?”

    ⑤我这一问效果很明显,学生静下来了,但是也没有人回答我的话了。“我们前面学过的‘杨花落尽子规啼’‘枝上柳绵吹又少’中的‘杨花’和‘柳绵’就是这个,它就是柳树开的花。”

    ⑥“柳树还开花,嘻……哈……”

    ⑦“大家对柳树熟悉吗?谁来介绍介绍。”

    ⑧又是一阵沉寂,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咭:“我老家好像有。”但是始终没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我一阵惘然:“那我们继续上课吧。”

    ⑨杨柳是中国的原生树种,距今 4000 多年,古代工具简陋,伐取粗大树干非常困难,而伐取两寸来粗的树枝则比较方便。柳树则成了人们最常取的木材之一,而且人们还发现柳的再生能力很强,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因此人们砍伐柳树的时候,就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保留树干,以待日后再用,这就是留树,后来就变成了柳树。

    ⑩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砍伐工具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机械化,再粗大的树木几分钟也可以让它倒下,这种情况下生长相对比较缓慢的柳树就慢慢淡出了人们使用的范围。再加上一些小的河流在乡村里渐渐变少甚至于完全干涸,那么岸上的杨柳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次回到故乡留心找那从前随处可见的杨柳,却遗憾地发现在乡村的土壤里已经很少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⑪乡村如此,城里自不待言,城里的树木主要以观赏树木为主,现在新建的小区、公共场所如雨后春笋,种植树木也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很多名贵的树木被购买并移植,有的甚至还是远渡重洋而来,毋庸置疑,一株株价值不菲。但很奇怪的是,最便宜的又有着婆娑姿态的柳树却难入园艺家们的法眼。

    ⑫每当到春暮之时,看着空中飘舞的柳花,心中有种特别难以言明的感受。柳花啊!你们在空中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其实就是想找一个地方落脚,我知道,你们落在地上,只要有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就会很快地生根发芽,就会很快地抽枝生叶。然而连乡村都充斥着水泥马路,城里又哪有地方容你们落脚呢?即使有那么一小块零碎的土壤让你们暂且栖身,你们又怎么敌得了人们世俗的眼光。在这满是雾霾的空气里,你曾吟唱的烟柳离情已成为异类。你就远远地飘走吧,也许在遥远的地 方会有一块让你尽情生长的沃土,会有一群折柳吟诗的人们。

    (选自《痴人说事》)

    1文章多次出现课堂的情景有何作用?

    2段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作用?

    3本文介绍柳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每当到春暮之时,看着空中飘舞的柳花,心中有种特别难以言明的感受。”像这种被自然万物触动情思的体验你也一定有过吧。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实际,把这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写出来。(100 字以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请以“你是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太阳”“榜样”“引路人”“一扇窗”“眼”……);②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5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