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娴熟 湿漉漉 纷至踏来 心旌摇荡
B.堕落 茂腾腾 目眩神迷 招摇撞骗
C.浮燥 尾椎骨 川流不息 轻歌曼舞
D.抛锚 草坝子 舐犊之情 振耳欲聋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眶 喧哗 慢不经心 销声匿迹
B. 妩媚 驰聘 自圆其说 和颜悦色
C. 恭顺 腑瞰 风云变幻 震耳欲聋
D. 浮躁 襁褓 川流不息 天衣无缝
3、下列加点词在语句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
B. 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
C. 故外户而不闭(门)
D. 执策而临之(面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8年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86万,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B.让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知道数字阅读的利弊得失,吸收传统阅读的优势,无疑也是十分必要的。
C.数字经济在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共享经济等领域迅猛发展,深刻改革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D.家电网购市场3000元以上产品的销售额占比,从2017年的38.2%上升至去年的48.1%,各家电品类中销量增长最快的几乎全部都是高端产品。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写了诗人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
C.诗的结尾句把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6、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道遥游》)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现了他心系天下寒士的博大胸怀。
7、名著阅读。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的人物。
①“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句中的“她”是________。
②“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句中的“他”是________。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句中的“他”是________。
(2)你准备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你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两个。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鲁迅先生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壶口,一首荡气回肠的大歌
杨晓景
①从青藏高原富饶的青山上流淌出来的雪水,它们都听从黄河母亲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在强烈的撞击与跌宕起伏中,用豪情和大气谱写出一首荡气回肠的大歌。
②站在古渡口远远望去,上游的河水宽阔而平静,像柔软的绸带缠绕于山峦之间,完全看不到惊涛拍岸浊浪滔天的情景。然而在这里,它却转换成另外一张面孔,变得狂怒而令人畏惧,巨大的吼声像阵阵惊雷在寂静的河谷间久久震荡。
③陡峭的悬崖,狭小的河床,是上天为了考验它的意志而专设的屏障吗?锋利的石尖,幽深的龙潭,是想撕裂它的皮肤,摔碎它的骨头吗?
④这条带着不同口音、不同地域人民的嘱托和向往,在欢乐的吟唱中自由奔腾了几千年的河流,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因为剧烈的疼痛分散自己的力量。它果断地集聚成一股细小的铁流,沿着刀削般的岩壁飞跃而下,注入神奇的壶口。凌空飞舞的姿态像流动的壁画让身边的游人血脉张,豪情万丈。落地的瞬间激起的巨浪,似千万头猛虎奔腾跳跃,千万棵大树猛烈摇撼,千万支长矛凌空挥舞。
⑤即使在寒冬腊月,冰雪锁喉,也要努力冲破一切阻碍,不断向前,向前,继续奔腾。悬挂在河川上的冰凌是大自然为强者镌刻的雕像,是凝结在时光里的神奇,是书写在严冬里的童话。
⑥小小的银壶沸腾了,金色的浪涛让人不禁联想起半个多世纪前,陕北的土窑洞里滚烫的米酒,想起疾风骤雨中穿行在黄河岸边的队伍,想起战场上奋力厮杀的千军万马。这样的记忆曾带给人多少温暖,多少感动,激励着后世子孙饮水思源,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⑦越困苦,越坚强;越危难,越团结。千百年来,数文人志士不远万里来到黄河岸边,瞻仰它的雄姿,聆听它的教诲。
⑧命运多舛时,有人在青山之间看见千帆隐映,顿觉豁然开朗;国家危亡之际,无数抗日英雄从黄河的咆哮声中听到了“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历史强音与坚定信念。
⑨今天,作为屹立在世界东方日益雄起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我相信很多中国人都能够倾听到内心澎湃的自豪感,看到五彩缤纷的中国梦。
⑩我们欣慰地看到,历经无数坎坷与磨砺之后,这条神奇而又美丽的河流,滔滔不绝地涌入十里龙槽,沿着祖先开辟的道路,继续向东,汇入大海。那里有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未来在等待它。
【1】作者重点描绘的是壶口的河水,为什么第②段还要描写壶口上游的河水。
【2】作者赋予壶口河水怎样的精神?请从文找出能够概括这一精神的句子。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壶口瀑布?请简要分析。
【4】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酿酒师把米蒸熟,倒进缸里,拌上酒曲。然后把酒缸密封起来,免受外界“侵扰”。一段时间后,酒缸里的米就变成了醇香的美酒。发酵时间越长,酒就越醇厚幽香……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排除侵蚀和干扰,才能迸发出巨大潜能,时间越长,越能书写人生的辉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以议论为主,辅以其它的表达方式;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