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端午节后,粽子半价出售仍无人问津。
B. 一个行人突然横穿西环路,一辆快速行驶的小汽车戛然而止。
C. 近年来,盐城许多开发商纷纷以“绿色住宅”为招牌,但对绿色住宅依碳生活目空一切。
D. 盐城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2、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拙劣 浮燥 枯躁 纷至踏来 B.演绎 嫌恶 漫溢 轻歌曼舞
C.敦实 撩望 堕落 处目伤怀 D.嬉戏 狡辨 驰骋 厉厉在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 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他在做每一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的。
D.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下面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胧 闲暇 姗姗来迟
B.遨游 告罄 如释重负
C.厄运 矜持 妇孺皆知
D.猥琐 取缔 语无轮次
5、古诗歌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诗文名句积累。
(1)阡陌交通,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_________。(《关雎》)
(5)蒹葭苍苍,________。(《蒹葭》)
(6)青青子衿,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子衿》)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
8、阅读《社戏》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B.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给甲、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原文中几个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依稀:隐隐约约 B.自失:自己不谨慎,失掉了某种东西
C.弥散:弥漫消散 D.蕴藻:水草
【3】分析文中A处和B处加点词的作用。
A. 作用:
B. 作用:
【4】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2)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在这里如何理解?
9、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乐在途中
题目二:书香,伴我成长
(一)选择(题目一)的同学请以游记形式作文。请确立好立足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写作,不少于600字。
(二)选择(题目二)的同学要求如下:
(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