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 )
A.归省xǐng 停泊bó 间隔jiàn 追溯sù
B.幽邃suì 语云yù 行辈háng 屋舍shě
C.篁竹huáng 吁气xū 褪色tuì 熬不住áo
D.陨石yǔn 篆章zhuàn 剥豆bāo 器皿mǐn
2、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文姬归汉这个历史故事。
B.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文字称作隶书。
C.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饴糖。
D.芒种、夏至、处暑、大暑都是夏季的节气。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遗骸(hái) 膨胀(péng) 臀部(diàn) 骨骼(gé)
B.潮汐(xī) 劫难(jié) 地壳(ké) 岛屿(yǔ)
C.携带(xié) 撞击(chuàng) 蟾蜍(chú) 褶皱(zhě)
D.衍射(yǎn) 硅化(guī) 追溯(sù) 陨石(yǔn)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逛了一天的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C. 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捏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D. 每年一到花季,来洛阳参观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中,画线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3】结合整首诗,想一想: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一)
考事行了大半年,才按临兖州府。生童共是三棚,就把这件事忘断了。直到第二日要发童生案,头一晚才想起来。说道:“你看我办的是甚么事!老师托我汶上县荀玫,我怎么并不照应?大意极了!”…… 忙把已取的十几卷取了,对一对号簿,头一卷就是荀玫。学道B看罢,不觉喜逐颜开,一天愁都没有了。……传进新进儒童来。到汶上县,头一名点着荀玫,人丛里一个清秀少年上来接卷,学道B问道:“你可是A的门生?”荀玫道:“这是童生开蒙的师父。”B道:“是了,本道也在A门下。因出京之时,老师吩咐来查你卷子,不想暗中摸索,你已经取在第一。似这少年才俊,不枉了老师一番栽培,此后用心读书,颇可上进。”荀玫跪下谢了。候众人阅过卷,鼓吹送了出去,B退堂掩门。
(二)
①潘三同他回家,拿二百两银子以为笔资。潘三道:“你现今服也满了,还不曾娶个亲事。我有一个朋友,姓郑,他有第三个女儿,托我替他做个媒。我一向也想着你,年貌也相当。……你且落得招在他家,一切行财下礼的费用,我还另外帮你些。”C道:“为甚又要你费钱?”潘三道:“我和你是一个人,再帮你几两银子,分甚么彼此?你将来发达了,愁为不着我的情也怎的?”C着实感激。潘三果然去和郑老爹说,取了庚帖来,择定十月十五日入赘。……潘三替他在书店左近典了四间屋,价银四十两,又买了些桌椅家伙之类,搬了进去。到得一年有余,生了一个女儿,夫妻相得。
②次晚,(给谏)遣一个老成管家来到书房里向C说道:“家老爷有一外甥女,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您为甥婿。着小的来向您叩喜。”C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思量要回他说已经娶过的,前日却说过不曾;但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又转一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
③蒋刑房说:“潘三哥在监里,前日再三和我说,听见尊驾回来了,意思要会一会,叙叙苦情。”C道:“潘三哥是个豪杰,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赏罚不明?”C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
【1】文中A、B、C分别是谁?请写出他们的姓名。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请理清并叙说A、B、荀玫三人之间的关系。
【3】A、B、荀玫之间故事的演进、C由善良变丑恶,其中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整本书评价一下。
8、阅读课内说明文选段: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采用了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其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________。
【4】第②段文字中加横线的字“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9、按要求作文。
在新团员入团仪式上,你将要代表新团员进行演讲,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选取一个角度切入,可以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