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这件事看来,他是名副其实的神算。
B.小明给我的印象很不好,他总是喜欢挑拨离间。
C.做为班干部,对这件事,你怎么能袖手旁观?
D.他粗枝大叶,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垂髫(tiáo) 阡陌(qiān) 叹惋(wǎn) 悄怆(qiāo)
B.篁竹(huáng) 怡然(yǐ) 翕忽(xī) 俶尔(shū)
C.幽邃(suì) 糁之(cǎn) 箬篷(ruò) 俨然(yǎn)
D.多髯(rán) 篆章(zhuàn) 窈窕(tiǎo) 寤寐(mèi)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中作者分别在雨季和枯水季两次前往壶口瀑布,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并得出了人要经历磨难,才会铸就自己的伟大性格的深刻理解。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作者随电影摄制组爬上砾石堆,走过草坝子,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欣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然后从砾石堆上下来,沿冰河接近冰山。作者虽不幸在冰河上摔伤,却依然坚持,精神可嘉。
C.《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写游记时,应重点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景物和感受可略写。
4、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í) 农谚(yàn) 风驰电掣(chè) 悄怆幽邃(qiāo)
B.龟裂(jūn) 羊肚(dǔ) 慷慨激昂(kǎi) 怒不可遏(è)
C.连翘(qiào) 襁褓(jiànɡ) 不瘟不火(wēn) 纷至沓来(tà)
D.缄默(jiǎn) 星宿(xiù) 晴天霹雳(pī) 拾级而上(shè)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诗文名句积累。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老人、儿童都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他 A 看见一个陌生的姑娘 B 站在那里,手扶着柳树,身子探向水面。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裹住晒黑了的匀称的小腿,脚上穿着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了一条粗大的辫子。
A、B分别是谁?当时A对B的出现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8、 鼓神
王雁
①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叹的蜀道第一关。因为生意亏了本,我沦落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②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锣鼓从街巷小院传出,听得人心烦意乱。无奈中,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山村,谁知这里也在操练锣鼓,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锣鼓敲得震天价响。
③敲锣打鼓的汉子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哀,孤身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去,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摸了一下额头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耍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管中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妇儿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是满脸殷殷地望着他……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
④可能感到再也推辞不了,张伯突然像运气似的抡了抡双臂,脱袄,扔衣,大步流星,就站稳在了大鼓前。他拉开架势,将双槌高擎过头,布满皱纹和胡碴的脸上突然焕发豪气万丈。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普通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降临高耸在鼓阵中间,一个在群山中滚爬像山石一样平凡的山民一瞬间如金刚发威挺立在群峰之上。他的眼睛充满了光辉,脸上透出神圣,在轻敲几下鼓沿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嗖”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窜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⑤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叩——急如狂风暴雨,缓似岚岗生月;重擂轻掠——重如万马奔腾,轻似惊鹿踏雪,把一面鼓指派得出神入化。除了力的迸射,还有技的绽放。老人时而槌抹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低伏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刚时像枪挑滑轮;乱则乌云横飞,齐则兵阵突进。铁马兵戈飞鸣镝,细雨轻风荷叶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机杼声……
⑥轰鸣!呼啸!冲突!纠缠!齐整!狂乱!
⑦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弱,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像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着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⑧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跋铿铿锵锵,而调度这阵势,创造这奇迹的老者,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气!他,这个人群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卑贱者豪迈,低微者挺拔,全在于自己。
⑨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③段划线句这样写鼓神张伯的用意。
【3】请赏析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前做了多处铺垫,如写姑娘媳妇儿往前推搡,写打鼓壮汉一脸虔诚,写后生们满脸殷殷,均为鼓神张伯的出场做了充分的铺垫。
B.第③段中写中青年汉子“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与下文写鼓神张伯的绝技形成对比。
C.文章第⑥段,一词一句,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有力地表现了在鼓声的震撼下思绪的飞扬。
D.题为“鼓神”,一是“神”在技艺,双槌挥舞,出神入化,惊天动地;二是“神”在精神,蕴藏着黄土高原的豪气及人类进取的精神。
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圆规为什么可以面固?因为期两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额(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谢意不分:(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