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黑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是一部以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为中心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B.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胡屠户是一个嫌贫爱富、粗暴庸俗的人;张乡绅则是一个结党营私的人。

    C.周进是皓首穷经,迷信经典,功名蹭蹬,靠教私塾谋生。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却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D.严贡生临终之际,因心疼灯里点着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直到妻子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才咽气。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来表现他的极度吝啬,从而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在各拉丹冬的生活遭遇及所见所感,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

    C. 《登勃朗峰》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 《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丽江的情感。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shěng) 酒(ràng)   污(zhān)   然而止(

    B.杂(y6ng)   淋)   坑()   销声迹(

    C.部(diàn)   追shù) 垂táo) 此中人)云

    D.chuǎng)   寂1iáo)   之(mào)   寤méi)思服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山行即事》,完成对话。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大的浮萍。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是结尾才点“山”,全篇未见“行”字呢!

     

     

    但是从浮云飘浮,到(1)________、蘋风吹袖、(2)________、鸥性狎波,都是写“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啊!

     

     

    我明白了。请再分析一下诗句“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所蕴含的情感,好吗?

    好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知识填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这部小说以主人公_____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的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木瓜树的主人

    黎衍俊

    节日的晚上,远处天空烟花万重,城里高楼霓虹闪烁,公园里花灯耀眼,游人如织……我走在公园的大道上。

    “来散步啦?”环卫阿姨向我打招呼。

    “是呀,你没放假呀?”我说。

    “是的,每年这个时候最忙。凡是大家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最忙。"她笑着。

    “明天再扫吧,你该回去了,今天过节,家人在等着呢。”

    “不急,今天活多,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

    我几乎每晚都和她相遇。是啊,都习惯了,连逢年过节都习惯了。

    都习惯了,天天一个样,土黄色的工作服,头戴帽子,脸庞围着纱巾,戴着口罩,身后一辆垃圾车“陪伴”着,不离不弃,手上扫帚有节奏地舞蹈,地上的树叶沙沙地响。她带着黄昏走向深处,街灯又把她从街角中拉出来,身影亮亮长……

    一天,台风将至,我参与检查街道安全工作。在一棵大树底下,我又遇见她,捧着一盅白粥,美美地喝着。她跟我打招呼,我感到愕然,以为她认错了人。看到她身边的坪把扫帚和那辆垃圾车时。我才醒悟:“是你呀,认不出来了啊,刚吃午饭?”

    “是的。”她笑得很甜,吃得很香。也许是习惯了,一点不矜持。

    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的真容。此时的她已脱下工作服,摘下帽子、纱巾和口罩,露出盘着的长发,那贴着汗水的刘海下是一张端庄的脸孔。

    我笑着说:“原来你还这么年轻?好漂亮啊!”

    “哄我开心哆!还年轻,快五十了,成老大婆啰!”她哈哈笑起来。

    “这个时候吃的算哪餐?”

    “是午餐。早餐五点,午餐一点,晚餐八点。”

    “现在几点,知道吗?快三点啦。”

    “前段路垃圾多,刚扫到这里。”

    大树下好乘凉。这棵树树龄已长,绿叶婆婆,树上鸟儿翻飞,叽叽喳喳地闹着,树下一群阿姨在聊天……

    几天后,我胃不舒服,老中医说野木瓜花对肠胃好,城边村有,吩咐我去找。我在村里转来转去,天色迷蒙时才在村边一座偏僻的平房前找到.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之前的台风对它影响不大。

    我走到屋前,正想敲门,村路上一位阿姨拉着垃圾车乒乒乓乓地向屋前走来。阿姨开口:“你好,你找谁呀?”

    “想找木瓜树的主人。"我笑着回答。

    “找这树主人于吗?我就是。她回到门前,安放好车,解下头上的帽子、纱巾,走近我:“哇,是你啊,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

    “哎呀,阿姨,你家在这?”

    “租的房子。进去坐坐吧,我爱人在。”

    她随手推开门,打开厅里的灯。我难挡她的热情,也跟了进去:

    我说明来意,并告诉她,晚饭早就吃过了。阿姨说,你坐下吧,她爱人也很好客。盛情难却,我坐下来打量这房子。一这是三间红砖瓦房,旁边厨房是另建的,瓦面陈旧,但墙壁亮白,地板光洁;家具简单,整齐大方,整屋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

    此时,她爱人开始上菜,三菜一汤:肉片汤,一个青菜,一个煎蛋,一盘炒花生。阿姨从房间里端出两杯酒,笑着说:“这是药酒,我爱人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你也尝尝。”“对对,好酒好酒,我们一起喝。”她爱人勤劳,敦厚热情,耿直语快,看得出来他是家里的“主厨”。

    席间,阿姨边吃边说。他们家在乡下,夫妻俩已年近五十了,都是高中毕业,他们一起做环卫工人是为了儿子读书。儿子懂事、勤奋、成绩好,初中考上城里的一中。夫妻俩担心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决定放弃农耕,进城来打工陪读。还好孩子如愿以偿,前年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大人功夫没白费,好开心。爱人负责另外一个单元,力气大点,完成工作早些,做晚饭他就全包了。

    我问工作状况,她说:“每天早晨六点吃完早饭后开工,晚上七点多收工,习惯了,不觉得累。比起大老板大演员那上百上千万是低了点,但我们本事到这儿了,工资够生活就行了,不求太多……”她摸摸爱人的肩膀加上一句:“老公比我辛苦,他还是家里的‘火头军’,里里外外他管着。”说完又哈哈笑起来,笑声穿过瓦缝,在夜空下飘荡。

    屋外静悄悄,偶尔传来夜鹤声声;屋里暖融融,酒香、菜香和笑声交糅着,我的心也醉了。

    我告辞。阿姨说:“台风刚过,路面垃圾多,还要加班,我们一块送你出去。”

    到街上有几里路,我捧着美丽的木瓜花,跟着他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岔路处,我向他们轻轻地招手,他们也向我挥挥手告别。我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走向街灯的深处。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6日,有删改)

    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按写作顺序把相关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公园散步,初识环卫阿姨_________ _________街上分别,目送离开。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急,今天活多,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

    (2)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在深处,之前的台风对它影响不大。

    3文章以《木瓜树的主人》为题,有什么妙处?

    4读完本文,你觉得木瓜树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