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逗留(liú) 缭绕(liáo) 妩媚(wǔ) 旷野(kuàng)
B.棱角(jiǎo) 骤然(zhòu) 恭顺(gōng) 消长(zhǎng)
C.蠕动(rú) 霎时(shà) 驰骋(chěng) 迂回(yū)
D.抉择(jué) 虔诚(qián) 衰竭(jié) 堕落(zhuì)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族统治依然存在,卖狗皮膏药式的吹牛撒谎的陋习仍在绵延。
B.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掌握的技艺多多益善。
C. 创业绝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做好直面困难的准备。
D. 班主任挑拨离间,他批评了犯错误的吕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冯宇博同学。
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赋予(fù) 卑劣(lüè) 蛮横(hèng) 挑拨离间 (jiàn)
B.瞭望(liáo) 粗鄙(bì ) 挚爱(zhì) 不修边幅(fú)
C.拙劣(zhuō) 寒噤(jìn) 黧黑(lí) 暴风骤雨(zhòu)
D.霎时(shà) 迂回(yú) 腈纶(jīng) 目眩神迷(xùan)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嘱咐 撺掇 目空一切 草长莺飞
B. 凫水 糜子 偷偷摸摸 海枯石烂
C. 家眷 斡旋 周而复始 燎原之火
D. 羁绊 缄默 销声匿迹 人情事故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颈联表面上写想渡洞庭湖却“无舟楫”,委婉地表达出诗人______的苦衷;尾联用典故设喻,希望______。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撼”字极富感染力,请简要赏析。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7、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
“黑暗渐渐笼罩了牢房的每个角落。令人室息的、骚动不安的黑夜又要来临。思绪又转向吉凶难测的明天。这是他入狱的第七夜,却仿佛过了好几个月。他躺在硬邦邦的地上,疼痛始终不停。现在牢里只有三个人。老头儿在木板床上打着呼噜,就像睡在自家的热炕头上似的。老头儿能够随遇而安,所以每夜都睡得很香。酿私酒的老太婆被哥萨克少尉放出去找伏特加去了。赫里斯季娜和他都躺在地上,几乎是并排躺着。”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________(人名),他此次入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他此次出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喀喇昆仑腹地攀冰记
汗斯
①经过数日徒步,探险队伍终于到达了迦舒布鲁姆大本营。“迦舒布鲁姆”在当地语中意为“闪光的墙",这恰好描绘了终年积雪的迦舒布鲁姆峰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的壮观景象。扎营之后,我在帐篷里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攀冰装备,想着明天就能在这原始秘境里攀冰,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②次日,天未亮,吴昕在帐篷外叫大家起床。在队员们收拾装备之余,我和几名领队为了给大家探路,便先行出发,朝边舒布鲁姆冰塔林前进。迎着日出,阳光慢慢洒向远处的迦舒布鲁姆峰,山顶犹如铺上了一层金箔,煞是壮观。翻过碎石坡后,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冰塔晶莹剔透,散发着幽蓝神秘的光芒,形千姿百态,或如让风前行的帆船,或如跃水而出的鱼鳍……大家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们踩在乱石和冰川上前进,脚下发出“吱吱”的摩擦声。由于此处山高、河谷宽,人用肉眼衡量一个物体的远近高低往往会出现偏差,比如,远望冰壁看似矮小,走近后才发现,那片冰壁如屏障般难以逾越。好多路段我们都需要借助绳降,然后用冰镐凿出冰洞,把绳子串起来攀冰,攀一块冰壁通常要折腾不少时间。此时,对讲机里传来大本营的消息,告知队员们已经出发了,于是我开始从冰面往下降。为了顺利地下降到冰壁底,我还不得不留一个冰锥在上面。收拾好装备和背包后,我们回到最初选择的一些冰壁,开始为队员们做探冰准备。攀水之余,我想起了去年冬天在川西双桥沟做攀冰训练时的情况。那时冰壁有限,一块好的冰壁往往有许多人攀登,而要抢占好的冰壁,需要很早就从村子出发,并且,每当太阳照射时,瀑布冰川就开始融化,人在低处攀爬,上边在滴水,攀冰环境非常不理想。而现在身处迦舒布鲁姆峰脚下,这片河谷里的冰壁数不胜数、形状大小不一,洁白坚硬、晶莹透亮,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环境不同、难度不一的冰壁进行攀登。除此之外,神秘的冰洞、危险的暗河都能满足队员们的探险之心。在这片自然雕刻的冰川胜地,仿佛闭上眼都能闻到自由攀冰的味道。
③队伍在迦舒布鲁姆冰川进行了两天的攀冰活动,收获颇丰。最后离开的那天下午,大家非常疲惫,各自收拾行李和装备,早早回到帐篷休息。这时,吴听来到我身边,问我想不想再进冰塔林,把前日遗留的冰锥取回来。我身体有些不适,本想拒绝,但脑海中却浮现出幽蓝神秘的冰塔林,那摄人心魄的诱惑让我无法拒绝,于是我起身收拾攀冰装备,和吴昕一起再次进入冰塔林。
④当我俩到达冰塔林,发现眼前的景象与两天前大不相同:冰川发生了许多变化,两天前我曾攀爬的处平整冰面,如今大部分已融化,整个冰角翘了起来。寻寻觅觅之后,终于发现了遗留的冰锥,我借助冰镐和绳降,小心翼翼地攀爬上冰壁,拿到了冰锥。攀冰时,我明显感觉这次体验不同于两日前,冰壁因阳光照射已有些湿滑,若没有准确地定位好踩点,极易发生滑坠事故,好在有吴昕的指挥和帮助,我心里踏实了许多。取回冰锥,我俩还有些不愿往回走,于是又商量着挑战新的冰壁,在冰塔林攀爬了很久,直至黄昏,才开始往回走。
⑤在迦舒布鲁姆大本营的最后一晚,大家似乎都没有睡意。晚饭后,我们生起篝火,围坐一团,彼此交流梦想与故事,无关职业,无关年龄,我们更像是一群懵懂的大自然的孩子,憧憬着不一样的远方。我想,这就是徒步和攀冰的魅力所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作者记叙了在冰塔林前后两次攀冰的过程,其感受有何不同?
【3】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妙处.
这些冰塔晶莹剔透,散发着幽蓝神秘的光芒,形状千姿百态,或如迎风前行的帆船,或如跃水而出的鱼鳍……
【4】第②段插入“作者去年冬天在川西双桥沟做攀冰训练时的情况”有么作用?
【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探险攀冰队员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9、请以“享受 的乐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