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柳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语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要有所担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闪烁着崇高的理性主义光芒;《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B.儒家尚正气:例如《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至理格言,素朴自然。道家尚清气:例如《逍遥游》,崇尚鲲鹏万里,扶摇而上;雄奇瑰丽,汪洋恣肆。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桃花源记》记事,《小石潭记》记游,《核舟记》状物;均为“记”体,内容不同,风格各异。

    D.中国优秀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社戏》之“戏”,粗犷豪放,极具高原风骨;《安塞腰鼓》之“鼓”,赋予童年色彩,洋溢着江南情调。

  •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垂天之云(好像)

    B.怪者也(记载)                            不知子矣(固然)

    C.请其本(追溯)                            亦若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矣(全面)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 3、选文中三次提到“豆麦”。对此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又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A.为下文的归航偷豆埋下伏笔。

    B.从侧面表明看社戏的节令是夏初。

    C.写出航行途中的景色特点,衬托着此时“我”愉快的心情。

    D.写出了乡村景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4、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六十岁。

    B. 古诗词中常常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本文选自《科学大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D.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光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中的“漏断”“幽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3)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仿照示例,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一则读书卡片。

    示例:读书卡片

    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西游记》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机智勇敢,富有斗

    争精神。

    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

    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⑤段写路人的表现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赏析第段划线句子。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深刻含义。

    5阅读⑦--⑩段内容,简要概括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6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朱永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阅读会让你享受到很多乐趣,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很多书,请你把你的体会写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