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翩然(piān) 龟裂(jūn) 战栗(lì) 狩猎(shǒu)
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ě) 怅惘(wǎng)
C.缄默(qiān) 行辈(xíng) 山麓(lù) 逻辑(jí)
D.归省(shěng) 砂砾(lì) 腐蚀(shí) 锵(qiāng)然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②。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③。
(注释)①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南游岳阳楼时写下这首诗。②行杯:浮杯,流觞;③回:回荡,摇摆。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岳阳尽”“洞庭开”,既点明了诗人和朋友登临的地点,也写出了景色的渺远辽阔。
B.颈联中的“云间”、“天上”等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
C.诗中的“愁心”、“凉风起”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写作时愁苦、悲凉的心境。
D.“好月”、“行杯”、“醉后”表明诗人是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赏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B.接到群众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药店违反国家对口罩的规定擅自提价。
C.2020年5月5日,长征5B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创造了中国航天新纪录。
D.连接香港和内地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
4、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横线处填写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来到江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悠悠的乌 (péng)船、斑驳的拱桥,古朴的河畔,或许还有那木门里走出穿着蓝底碎花布,挎着竹篮的阿娇……水自然是古镇的灵魂,它静静地流淌着,淡然地穿过整个镇子。这水,可以是载着渔家的小河,可以是村口的碧潭一湾,可以是屋旁的一泓清泉,总是在深情款款地羁 (bàn)着远方游子的心。
A.篷 bàn zǎi 绊 B.蓬 pàn zǎi 拌
C.蓬 bàn zài 拌 D.篷 pàn zài 绊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中有关词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2】请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木受绳则直, 。
② ,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角色满天秋色里, 。
④ ,儿女共沾巾。
⑤《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 , 。
⑥《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
(1)根据所给的提示信息,为下面各句中的“它”选择相应的选项。
①它是保尔最喜爱的书,保尔希望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灵魂。
②它是傅雷的译作,在给儿子的信中,傅雷夫妇经常用主人公的事例来教育和鼓励儿子。
③它是世界名著,孙少平和田晓霞是在观看由它改编的电影《王子复仇记》时再次相遇的。
④它是傅雷推荐给儿子的古文书,盛赞其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尽显两晋六朝文釆风流。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哈姆雷特》C.《牛虻》
D.《约翰•克里斯朵夫》E.《世说新语》F.《人间词话》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青春获得了胜利。伤寒没能夺走保尔的生命。这已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A)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站起来,颤巍巍地扶着墙壁,试着在房间里走动了。他让母亲搀扶着走到窗,向街上望了很久。(B)雪已开始融化,雪水汇成的小水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外面已经是冰雪消融的早春天气了。
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机敏的小眼睛偷看保尔一眼。
(C)“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是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手指敲敲窗户,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麻雀……它飞走了,这个小机灵鬼。”他无力地笑了笑。,
①简述保尔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过。
②写心得是极为有效的读书方法,通常用来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比如对于作品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与评价,以及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请你从A、B、C三处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写岀你的阅读心得。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 乾
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时,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①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黏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⑦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⑧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⑨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个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⑩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⑪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⑫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⑬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1993年10月6日
(选自《萧乾散文》,有删改)
[注] ①锔(jū):用锔子连接破裂的陶瓷器等。
【1】作者回忆了北京小胡同的哪些事情?
【2】作者写到北京的死胡同时,也写了其他地方的胡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⑨⑩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4】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⑨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好在哪里。
【5】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9、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以及《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亲爱的同学,你对“家风”有怎样的认识?你家有怎样的家风家规家训影响着你的成长?
请以“成长路上好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写出你对“家风”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③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