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基隆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族统治依然存在,卖狗皮膏药式的吹牛撒谎的陋习仍在绵延。

    B.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掌握的技艺多多益善

    C. 创业绝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做好直面困难的准备。

    D. 班主任挑拨离间,他批评了犯错误的吕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冯宇博同学。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C.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D.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像一个信徒走在朝拜的道路上,虔诚,还有一点由衷的敬畏忐忑。

    B.洪水的水位已经超过了警戒线,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情势危如累卵。

    C.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无从进攻。

    D.职业杀手枪杀人后,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令警察叹为观止

  •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沙(lì)        (hè)        泽(zhāo)     然起舞(biān)

    B.裂(jūn)       默(xián)     (ǎi)        天衣无(féng)

    C.两(xī)        准(miáo)   (mò)       声匿迹(xiāo)

    D.然(qiāng)        子(méi)   零 (diāo)海石烂(kū)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的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

    【2】赏析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3)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不少文学作品写到了伟大人物的弱点,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从你所阅读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一个人物为例,进行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分析认为,近十年来,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都处于相对平稳的态势。这说明,如今媒体接触方式和阅读方式已呈多元趋势,很多人选择了数字阅读、有声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和补充了图书阅读。从国际上看,纸书阅读量其实是呈缓慢下降趋势的,相比之下,我国阅读态势平稳,这证明这几年国内大力推进全民阅读,重视纸书、深阅读,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成效。不过,徐升国认为,尽管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但与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培养国民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长期努力。

    (材料二)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2016年

    4.65

    3.21

    5.60

    3.61

    2017年

    4.66

    3.12

    5.83

    3.35

     

    (材料三)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和一些国家的差距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B.成年国民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阅读,表明数字化阅读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

    C.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无数如走马灯般轮转的兴趣点很难在脑海中留下痕迹。

    D.虽然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但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

    2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

    3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读书需要,请提出你的建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2、除了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