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D.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龟裂/龟壳 归省/不省人事 载途/载歌载舞
B.羁绊/脑畔 拙劣/相形见绌 钟磬/罄竹难书
C.幽悄/悄怆 拾取/拾级而上 煞风景/煞是好看
D.譬如/癖好 矜持/矜寡孤独 瞭望/白云缭绕
3、下列有关名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
C.《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雷、傅聪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指童年;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弱冠”指成年;“黄发”象征长寿,故指老人。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不仅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次数,也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叙述。
B.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充分调动了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写壶口瀑布。
C.文中写“黑猪掉进深沟”一事,是为了正面描写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D.文中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感情,象征着各种人性。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①
[北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②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③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①此为秦观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②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③便做:纵使。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之上片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抒发愁情别恨。
B. “西城杨柳弄春柔”是纯景物描写,意思是西城杨柳轻轻地逗弄着春天,并无其他深意。
C. “弄春柔”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D. “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柳”“飞絮”既表明秋景逝去,又表达忧愁悲伤心情。
B. “恨悠悠,几时休”两句照应了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两句。
C.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D. 这首词既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韶华已逝、漂泊离愁之情。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④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⑤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7、《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请任写出其中两点。(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厄尔尼诺暖流
①进入70年代后,全世界出现的异常天气,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中,科学家发现一种作为海洋与大气系统重要现象之一的“厄尔尼诺”潮流起着重要作用。
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他们发现,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暖和,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即“厄尔尼诺”潮流。
③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替代。厚度达30多米的暖洋流覆盖在冷洋流之上,使大量冷水性的浮游生物遭到灭顶之灾,纷纷逃离或死亡,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④气象学家对厄尔尼诺的研究,还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事。他们查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30余年的天气档案,发现几次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都出现过全球性的天气异常。1972年的全球天气异常,就与当年厄尔尼诺暖流特别强大有关。这一年我国发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国性干旱。与此同时,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发生了严重洪水,非洲突尼斯出现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秘鲁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1982年底又出现了厄尔尼诺暖流,东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海水异常增温,范围越来越大,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秘鲁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到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波及全球,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都连续发生异常气气。
⑤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熔岩从大洋底部地壳断层喷出,将巨大的热量传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流,使海水增温变暖,从而导致东太平洋海区水温及海流方向的异常。
【1】下列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厄尔尼诺”潮流对异常天气的出现起着重要作用。
B. 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暖和,不久,就会天降大雨。
C. 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
D.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带点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请简述理由。
【4】第④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哪些危害?并根据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危害。
链接: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9、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我喜欢襄阳,也许是因为她的山水之秀,也许是因为她的人文之胜,抑或是因为她拥有的独特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浑然天成……
作为襄阳人,你游览过襄阳的哪些地方?你的感受如何?请以“我爱襄阳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古隆中、唐城等景点;(2)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
活在喧器的尘世中,因为一次最美的相遇,让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相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