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ɡ) 怠慢(dài) 斡旋(wò) 草长莺飞(yīn)
B.锵然(qiānɡ) 褶皱(zhĕ) 两栖(qī) 大彻大悟(chè)
C.追溯(shuò) 欺侮(wǔ) 恬静(tián) 海枯石烂(kū)
D.震撼(hàn) 眼眶(kuānɡ) 缄默(jiān) 风雪载途(ză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亢奋kēng 缄默jiān 稚子zhì
B.行辈háng 冗杂róng 戛然而止jiá 器皿mǐn
C.撺掇cuān 糜子méi 幽悄qiǎo 水中坻chí
D.棹船zhào 蓦然mù 龟裂jūn 神龛kān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 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消失
D. 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弥散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B. 往来翕忽 佁然不动
C.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D. 辗转翻侧 关关雎鸠
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关雎》或《蒹葭》简要分析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6、默写。
(1)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最能写出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的结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教给儿子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B.傅雷通过书信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C.傅雷以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激励儿子不要受世俗音乐的影响,应专注于纯粹的艺术。
D.傅雷在信中也常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
(2)在1954 年10月2日的信中,傅雷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节选)
——马丽华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近各拉丹东,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东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黛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
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
【1】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加点词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A.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B.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秌,光彩夺目。
C.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D.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B.到长江源头探险是十分困难的,作者就曾摔倒在冰河上,摔断了尾椎骨。
C.文中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D.在冰塔林的砾石滩上,作者找到了贝壳、植物的化石。
【3】选文中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
9、作文
人总会有梦想,初中的你,也一定有着各种梦想。梦想引你接近目标,给你带来动力,催你奋斗拼搏……
请你以“与梦想同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