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C.《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均出自《诗经》。
D.《核舟记》的作者是明朝散文家魏学洢,本文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特点,赞美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2、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柳宗元都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杜甫、白居易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是唐代文人。
B.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角色没有台词”。
C. 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D.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民炎。”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人们要善于与自己的心灵沟通。及时清理困扰自己的烦恼、焦虑、怨恨、贪婪、悲观等垃圾情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个怪癖,即心中总是背着以别人作为参照物的那座山。这样就丢失了正确评判自己的智慧,进而将自己推进身累、心累、灵魂落泪的黑暗。这时,要想迷途知返,轻松快乐,很简单——放下攀比这座山即可。
A.“烦恼”“焦虑”都是形容词,“垃圾情绪”是并列短语。
B.“这样就丢失了正确评判自己的智慧,进而将自己推进身累、心累、灵魂落泪的黑暗。”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复句。
C.“人们要善于与自己的心灵沟通。”中“人们”作主语。
D.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以”改为“把”。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你认为首联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请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的其中一封家书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那就是学问第一、________第一、真理第一。傅雷的儿子傅聪最后成为了_____________大师。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人名)在看到铁路如期修通时说出了“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8、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1】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2】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
【3】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9、(2)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要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