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池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吴伯箫,原名熙成,是著名散文家、教育家。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勃、曾巩。

    C.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裂(guī)  媚()  装作样(

    B. 褓(qiáng然(piān)  然而止(jiá

    C. 掇(cuān绊() 粗豪放(guăng

    D. 然(yăn) 寒jing) 雾锁城(mái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官方测算,今年春节最少将有28亿人次以上奔波在城乡之间。

    B.今天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一道数学题还没算出答案。

    C.记者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D.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南/冥者,天池/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3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一

    (1)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2)“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1以上文字出自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作品的阅读,你能读出“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社戏》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B.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下船,双喜前篙,阿发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给甲、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原文中几个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依稀:隐隐约约 B.自失:自己不谨慎,失掉了某种东西

    C.弥散:弥漫消散 D.蕴藻:水草

    3分析文中A处和B处加点词的作用。

    A. 作用:

    B. 作用:

    4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2)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在这里如何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和______在一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