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台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书籍的卷轴形式,至隋唐发展到了顶峰。到唐代晚期,书籍由卷轴逐渐向折叠形式转化。究其原因, ,且阅读时收卷、展卷费时费力,特别是查阅其中某个词、某 个典故,或某卷的某段话,需全卷展开,尤其不方便。

    A.是因为卷轴装书籍制作精美,历史悠久。

    B.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折叠形式的书籍替代卷轴书籍成为必然。

    C.是因为折叠形式的书籍制作更加精美,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D.是因为卷轴装书籍制作工艺复杂,不适合普及化和大众化的需要。

  •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有条理的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爱因斯坦读书,一般只关注与他思考的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②这样,他边读边抛,书越读越薄,思想愈加深刻。

    ③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

    ④苏轼也常常读同一部史书,每次只关注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

    ⑤他在这种选择性阅读中获益匪浅,写出了不少史论。

    A.③①⑤④②

    B.③④⑤①②

    C.①②④⑤③

    D.③①②④⑤

  • 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怒而飞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二是苗族的蜡染最早是对钢鼓上的纹样的摹取。

    ②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织染彩纹绣”的记载。

    ③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被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

    ④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术。

    ⑤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

    ⑥做法是将布蒙在钢鼓上,用蜡在布上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钢鼓上的纹样就转移到布上了。

    A.⑤③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③①⑥

    C.②④⑥⑤③①

    D.⑤③①②⑥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采薇》选自《__________》,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体裁)。

    2两首诗的结尾句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蒹葭》)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5)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请你说说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就是母亲

    一月七日,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才停靠的快车,上了车就按斜椅背,准备休息看书。

    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传来。许多乘客都被不寻常的骚动声音惊扰,回头张望。

    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然后,七车的服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着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斜前方。

    其中一位五十上下的妇人,很胖的身躯,有点变形的脸,不断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撒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跺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处的空位上。

    在列车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坐在轮椅上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有点失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很宽而扁平的颧骨,张着口,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惧怖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焦点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另一个妇人大约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来硬朗坚强。她即刻从一个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包装的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趴下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她点点头。

    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口角掉落,母亲为她擦拭着。

    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不时会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母亲很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好?我们在大陆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一个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智障、近五十岁的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一个母亲,也曾经怨悔过吗?忿恨过吗?厌烦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我在斜后方,做着我应该做的功课。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一位母亲好。

    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沉睡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着挑起的一丝一丝的发丝,发丝从白变成黑。

    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1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从人物描写、修辞角度)

    2文章以“这就是母亲”为题有什么妙处?

    3作者笔下的母亲有什么特点?

    4文章结尾处说“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功课”指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