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逗留(liú) 缭绕(liáo) 妩媚(wǔ) 旷野(kuàng)
B.棱角(jiǎo) 骤然(zhòu) 恭顺(gōng) 消长(zhǎng)
C.蠕动(rú) 霎时(shà) 驰骋(chěng) 迂回(yū)
D.抉择(jué) 虔诚(qián) 衰竭(jié) 堕落(zh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
B. 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
C. 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
D. 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谣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 《灯笼》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运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D. 腰鼓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4、依照下列划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春播下的种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吹响的长笛;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春快乐的脚步
B.“春风如醇酒,著物人不知”如春轻柔的衣袖
C.“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春夜的凄冷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暮春的绚烂
5、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①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②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①迟日:春日。②京国:指长安。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杜雨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本诗中的哪一句表现手法相同?请简要赏析。
6、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7、名著导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_____________(姓名)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2)《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3)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______(人名)巧施此计,利用_______(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山记(节选)
徐迟
①白露之晨,我们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看到了从前的人登山之途,五百级罗汉级。这是在两大瀑布奔泻而下的光滑的峭壁上琢凿出来的石级,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从这儿登山。另外有比较平缓的,相当宽阔的石级从瀑布旁侧的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我们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公路,只是它还没有修成。
②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雄峻难以攀登。这时山路渐渐的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
③然而,现在这边界线的道路全是石级铺砌的了,相当宽阔,直到天都峰趾。仰头看吧!天都峰,果然像过去的旅行家所描写的“卓绝云际”。他们来到这里时,莫不“心甚欲往”。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方夜在他的《小游记》中写道:“天都险莫能上。自普门师蹑其顶,继之者惟云水僧一十八人集月夜登之,归而几堕崖者已四。又次为李匡台,登而其仆亦堕险几毙。自后遂无至者。近踵其险而至者,惟余侣耳。”
④那时上天都确实险。但现今我们面前,已有了上天的云梯。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它似乎是无穷尽的石级,等我们去攀登。它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石级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我们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便已到了最险处的鲫鱼背。
⑤那是一条石梁,两旁峭壁千仞。石梁狭仄,中间断却。方夜到此,“稍栗”。我们却无可战栗,因为鲫鱼背上也有石栏和铁索在卫护我们。这也化险为夷了。
⑥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⑦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
⑧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
【1】阅读文段,写出作者游踪。
①____→②____→立马亭,龙蟠坡,半山寺→③____→天都峰顶
【2】有人说第④段用三个“直上”显得多余,用一个即可,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
【3】试用平实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信息要点。(以“黄山”开头,不超过35个字)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内,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4】文章写登山经过,为什么处处都写古人登山的情形?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的理解。
9、阅读下列材料,写作。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要求:(1)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2)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