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昭通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因为睡懒觉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原因,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B. 望着高耸云间的摩天大楼,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工程建造实力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C. 她将歌曲《九儿》演绎得荡气回肠,而她唱歌时目空一切的神情,也让观众为之倾倒。

    D. 随着指挥的手一收,合唱团孩子们优美的歌声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

  • 2、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B. 《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鹰愁涧收白龙马。

    C.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D.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作者以深情的笔墨,刻画了双喜、阿发等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B.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这种歌在格式上每两行为一小节,押一韵;歌词口语化,自然活泼,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C. 《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D. 《灯笼》以散文诗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纠正  迁徒  赌注  目空一切

    B.撤回  瞄准  守猎  一声不响

    C.黎明  喧嚷  邀请  偷偷摸摸

    D.滑翔  凋零  濒繁  有益无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ト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香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中描绘了梅花怎样的生存环境?请根据上片内容概括。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蒹葭凄凄,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3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关雎》))

    (4)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佛印居右(魏学洢《核舟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乙)“您怎么对维克托那么大的火气?”冬妮亚问。

    “那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公子哥儿,没有灵魂的家伙,我看到这种人,手就发痒。仗着他有钱,以为什么事都可以干,就横行霸道。他钱多又怎么样?呸!我才不买这个帐呢。只要他碰我一下,我就要他的好看。这种人就得用拳头教训。”男子愤愤地说。

    冬妮亚后悔不该提起维克托的名字。看来,这个小伙子同那个娇生惯养的中学生是有旧仇的。于是,她就把话头转到可以平心静气地谈论的题目上,问起男子的家庭和工作情况来。“您怎么不多念几年书呢?”女冬妮亚问。

    “学校把我撵出来了。”

    “因为什么?”

    男子脸红了……接着,他把事情经过都告诉了冬妮亚。

    (1)(甲)选段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选自经典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名),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乙)选段中的男子是____________,他最后在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3)(乙)选段中保尔的语言及其相关的情节,最主要表现他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并列举后文中也能表现这样性格特点的一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唐朝、五代是椅子开始使用时期,但即使在贵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也比较少见。在此之前,中国人只使用矮型坐具,如“胡床”“连榻”。胡床即今天所说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连榻是可以同时坐几个人的狭长矮塌。总之,此时中国流行的家具,如餐桌、书案、坐塌,都是矮型的。进入宋朝,“高足高座”的椅子在民间也普及开来,自此,中国人从“席地而坐”的时代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

    ②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比如,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时,大家围成一桌用餐很不方便,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广泛使用之后,围餐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了,因此合餐制渐渐取代了分餐制。

    ③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在只有矮型家具的先秦,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姿叫做“跽坐”,即双膝弯曲接地,臀部贴坐于足跟。此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因为跪拜礼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势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便是拜。这时候的跪拜礼,并无后世附加的贵贱尊卑之涵义,跪拜是相互的,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

    ④经秦火战乱之后,汉初叔孙通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诸侯百官“坐殿上皆伏抑首”,所以刘邦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不过,此时的跪拜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大家还是席地而坐。臣拜君,君虽不再回拜,却也要起身答谢。

    ⑤到了高型椅子出现以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想象一下,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也因此,臣对君,除了极庄重的仪典,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宋朝人基本上都不用跪礼,通常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

    ⑥从元朝开始,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这一礼仪,跟元朝将君臣视为主奴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

    ⑦跪奏的制度为明朝所继承,凡百官奏事皆跪。朱元璋还变本加厉,规定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

    ⑧清代臣对君的跪拜礼更加奇葩,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为了避免因为下跪太久而导致膝盖受伤,清臣甚至发明了“高招”:在膝盖部位裹以厚棉。练习如何跪拜也成了清代大臣的必修课,臣下如果跪得乖顺,则官运亨通。大学士曹振镛“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向他讨教秘诀,曹振镛告诉他:“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不但要跪,还要叩响头,一头触地,叩得越响亮越显示出忠心。

    ⑨所以说,跪拜礼的变迁,绝不仅仅是礼仪流变,背后其实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清臣跪得那么殷勤、欢快,无非是士风的退化。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

    B.先秦只有矮型家具,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此时的跪拜礼并无贵贱尊卑之意。

    C.高型椅子出现后,改变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

    D.汉初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高型坐具普及的宋朝便盛行跪拜礼。

    2有人认为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中国坐具的发展史,也有人认为是讲跪拜礼的变迁,你认为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说明什么?请分析原因。

    3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俘至大都,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长揖不跪。为什么文天祥“长揖不跪”?请根据本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年的喜悦和往日的平静。在这场持久的战役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可能是疫情面前的逆行者,也可能是背后默默付出的人。让我们以静致敬,以“向   致敬”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