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xíng)辈 登(dēng)时 恬(tián)静 争讼(sòng)
B. 欺侮(wǔ) 脑畔(bàn) 亢(kàng)奋 怅( chàng)惘
C. 怠(dài)慢 油馍(mó) 晦(huì)暗 锵( qiāng)然
D. 凫(fú)水 眼眶( kuàng) 羁(jī)绊 斡(hàn)旋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字昌黎,世称“韩昌黎”。
B. 《庄子》是道家经典书籍,《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
C.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五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
B.《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战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D.《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指的是老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破案经验的侦查大队的刑事侦查警察。
B.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C.通过刻苦学习,小明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空,“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品味“蒸”和“撼”的妙处。
【3】“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隐喻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蒹葭》)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5)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如果让你从必读名著《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重新阅读,你会选择哪一部,并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说说理由。(12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会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也肯定被老师认出来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里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坡上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更陡了,他有些迈不动步,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推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朦胧。
(选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拉煤”这一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2】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3】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
(1)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2)第⑩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5】近年来,中国在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取得了一个个历史性成就,让正在“走上坡路”的中国人充满自信。请概述一个能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山可以沉淀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古往今来,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山水,杜甫望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象而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范仲淹观浩浩汤汤的长江水而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同学们,相信你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时,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请选择一处你游览过的地方,以“游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游记。
提示与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游记的文体特征要鲜明,文章内容要有真情实感。(3)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4)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