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壶口瀑布”、“经济腾飞”、“行稳致远”分别为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复学后,师生集合在操场所有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襁褓”来指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孩子。
B. 《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D. “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是指泰山。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迂腐 琐屑 尘垢(gòu) 暴戾恣睢 (zì)
B. 愕然 怠惰 倏忽(shū) 面面相觑 (qù)
C. 严峻 隐诲 窒息(zhì) 狼奔豕突 (shì)
D. 萧索 描摹 彷徨(páng) 沁人心脾(qìn)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
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
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7、(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的教育观念。
B.《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篇篇家书都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从选段中你看到家长傅雷对儿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真切的劝告是什么?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根赋
刘增山
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啊,好难刨下的根!
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棵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
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的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1】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称之为“我心中的树”?
【2】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
___________→ 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
【4】本文以“根赋”为题,却为什么写树身及父亲对树的呵护?
【5】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
9、从下面的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疫情之下,世界看到了普通人的坚守与付出;快递员为了城市运转、人民生活的正常有序,毅然选择逆行而上,坚守岗位;白衣天使深入抗疫一线,勇敢直面病毒,守护市民身体健康;餐饮从业者损失惨重,但他们仍为防疫点送餐,为抗击疫情做奉献;教育工作者在云端尽职尽责,为学生上网课传授知识……坚守的故事令人感动,坚守的家国情怀让人动容。
任务一:班级要进行一次演讲比赛,请你以“坚守”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参加这次活动。
任务二:班级要举行故事会,讲述一个坚守的故事,请你写稿参与这一活动。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少于500字;②选取典型事件阐明道理或突出人物;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