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万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诗词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歌行体,诗人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秋风破屋、顽童抱茅、夜雨难眠和期盼大厦四部分内容,先描写、记叙,后议论、抒情。

    B.“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一方面为自己的无可奈何而叹息,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一事无成而叹息。

    C.“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既指雨夜,也指安史之乱,在写出诗人因生计窘迫而煎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转危为安的热切期盼。

    D.诗歌末段,诗人由个人遭遇想到天下寒士,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现实主义的精神。

  •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méi)   藏(zhù)   白羊手巾(dù)

    B.脑(pàn)   (jiè)   柳林(pū)

    C.育(fǔ)   (yì)   一气成(hē)

    D.意(qiè)   使(chāi)   米酒油(mó)

  •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作乱的窃贼就不会再盗窃。

  •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斡旋,才得以缓和。

    B.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就无从进攻。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

    B.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对居住海外的长子_______(填名字),只能通过_______(填方式)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2)选出对名著《傅雷家书》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______

    A.傅雷对儿子的指导,就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B.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音乐家,次为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包利民的《院中有树,墙下生草》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平遥古城闲走,就像走在深深的时光里,如果不是满街举着手机的游人,肯定会恍如身处旧时。那些可以进出参观的大门大院,或者庙宇衙门,或者城墙飞楼,虽然壮观,我却入眼而不经心。反而僻静处的那些小小庭院,特别是没经修葺略带一点荒凉的,很能牵绊住我的目光。

    ②行走在很窄的青砖街道上,耳畔却是过去的足音。恍惚间人群的嘈杂便遥远了,我不知不觉走上一条更窄的街,窄得双臂伸开就能触到两边的墙。同样青砖的墙却很高,目光攀爬上去,却无法看到院里有些什么,只有一根长满叶的树枝伸出来。看到墙上有两扇并不高大的木门,门上的黑漆已经脱落,斑驳着岁月的印迹。门中间一把锁,轻轻一推,出现一道窄缝,我一只眼睛贴过去,院子里果然有一棵极粗壮的树,我素来不识草木,那树上还开着许多白色的花。向右可以看到一小段儿古旧的墙,墙角生着几簇很茂盛的草,正午的阳光照在那处角落,叶尖闪着亮亮的光。

    ③门缝里的世界,虽然只见一斑,却让我久久流连。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老宅,不一定像眼前这般有历史的,只要有些年头的,或有人,或废弃,我都会驻足良久。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在吸引我,或者是经年浮灰飞舞成的幻觉,或者是满庭沧桑的味道,或者是无人修理的草木恣意生长的悠然,或者是光阴的影子留下的印痕。于是,心绪交融于其中,不愿脱离。

    ④有很多人家依然居住在古城里,就在那些小街深处,已经世世代代,便羡慕得紧,生活在这样的宅院里,会像隐居一般惬意吧。红尘在高墙外扰攘,而墙内,人伴着草木,静若风云,兔走乌飞之间,任草木荣萎,任年华渐老,心却怡然。想起故乡的故园,我的童年和少年在里面度过的时候,房子就已经很老了,不知生活过几辈的人。如今离开三十年,它更老了吧。总是回忆起满墙糊着的旧报纸,或者梁上悬着的蛛网,甚至檐下的燕巢。那许多许多,都曾点亮过我的眼睛。

    ⑤二十多年前的夏天,我有一次匆匆从故乡的村庄路过,特意去了故园的门前看了看。老宅依然,只是房顶不再是金黄的苫房草,而是换成了石棉瓦,便觉得少了许多韵味。想想自己曾在这里生活过十年,便如梦一般遥远。看不到南边的园子,不知那棵年年开花结果的樱桃树是否还在,土墙下丛丛簇簇的青草却是不变地青葱着,如我思念的心。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⑥前些日子母亲回乡办事,回来后,我问起老宅,母亲说没有了,已经拆掉建了新的砖瓦房,土墙也消失了,墙角估计也再不会有青草如约。心里一下子空了许多,我知道,曾经的故乡,故园,再也回不去了。

    ⑦离开那个隐蔽的庭院,闲闲地走,走到日已夕暮。晚上就住在古城里,一家古香古色的客栈,房子,门窗,都是那种镂空镂花的。夜里躺在床上睡不着,见月色很好,便推门而出。院子淹没在月光里,院正中是一个圆石桌,围有四个小圆石墩儿。再远一点儿,是一个石瓮似的东西,里面储着水,浮着圆叶,开着小花。靠近门房附近,摆放着石制的大元宝,墙角长着一棵老树,投下一地摇曳的影子。

    踩着一地的月光,来来回回地走,忽然想起,古人们夜里无眠,是不是就在这样的情境中漫步中庭?然后“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看到“缺月挂疏桐”,想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然后希望“还寝梦佳期”。那么静,那么静,静得连灵魂都如月光般澄澈,纤微的感受都能触动许多美好,心也随之进入到或悠远或闲淡的境界中去。可惜我不是诗人,无法在这样的老宅月夜,写下那些清透缠绵的诗句,可此时此地,我却是有着一颗诗心的。如此的古宅老院,这样的树风庭月,最适合放牧心灵。

    ⑨离开平遥,古城宛如一个梦,总是在夜里重逢。我依然喜欢去那些有着老宅的地方,喜欢一个人慢慢地走,走着走着,便把心丢在了那里。

    (选自公众号“包利民之沧桑载世”,有删改)

    你和同桌小文阅读包利民的《院中有树,墙下生草》后,进行了交流。

    【1】小文:这篇散文思路很清晰,作者以“老宅”为线索,写了三处有树的院落。

    你:作者对三个院落的情感不尽相同,我梳理出来了,如下:

    院落

    情感

    有一棵极粗壮树的老宅

    ____________

    有一棵樱桃树的故园

    ____________

    有一棵老树的客栈

    ____________

     

    【2】小文:我很喜欢包利民散文的语言,灵动、优美,比如第④段的画线句,但我不太懂它的含义。

    你: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包利民在他的写作讲座里说过,文章的结构很重要,写文章尽量不要平铺直叙。这篇散文就是例子,你看⑤⑥两段。

    你:的确。这两段用了_____________的叙述方式,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文:你发现没有,第⑧段画线句的表现手法我们在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里学过,我找给你看:

    (材料)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能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皂泡。

    你:不错,两处都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不过表达意图不同,本文画线句__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文:读文识人。读完这篇散文,往深处想,我觉得包利民就像是生活在现代的陶渊明。

    你:想想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和文,我也有同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幸福,人人希望获得,它需要你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去赢得。努力,恰如助推器,助力你抵达幸福的彼岸。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深刻地感受到,不断地努力,可以让幸福感持续叠加。

    请以“越努力,越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