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五指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B. 4月20日台湾花莲县连续发生4次地震,但因居民们对地震早就麻木不仁,所以并未惊慌失措。

    C. 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D. 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B.“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C.电视台乱剪辑现象的泛滥,导致不少追剧观众看到的是分崩离析的内容,而非完整顺畅的故事剧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是常有之事。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

    B. 水尤冽  以其境过

    C. 日光澈  见小潭

    D. 凄神骨  林涧肃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C.《社戏》选自《呐喊》。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与《尚书》、《礼记》、《论语》、《春秋》并称“五经”。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凭栏袖拂杨花雪。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本曲成功地将____之景和____之景融合在一起,极富艺术张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 ”。 

    ②杜甫在《春望》中用“ ”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傅雷家书》主要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长子________(人名)的100多封家信,傅雷在信中屡次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一个人物____________(人名),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贝多芬。

    2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文中“真正的共鸣”含义的理解。

    3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家信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傅雷在家信中希望儿子在国外要把时间花在练琴上,不必频繁的写信回家。

    C.《苏菲的世界》被誉为 20 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到了青年们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问题,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 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光明日报》)

    1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3王老师参加都江堰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阳光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