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B.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C. 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D.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B.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轻歌曼舞:轻快的歌声,柔缓的舞蹈。)
C.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缄默:闭口不说话。)
D.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行将就木:指人临近死亡。)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翌日(yì) 悬殊(shū) 苍劲(jìng) 名副其实(fù)
B.汩汩(gǔ) 诬蔑(miè) 穹顶(qióng) 戛然而止(jiá)
C.颠簸(bǒ) 告诫(jiài) 拙劣(zhuō) 不修边幅(fú)
D.打嗝(gé) 蛮横(hèng) 盘旋(xuán) 目眩神迷(xuàn)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蛮横hèng 诬蔑(miè) 埋没(mò) 强词夺理(qiǎng)
B. 祈祷(qǐ) 拙劣(zhuō) 剥削(bō) 出类拔萃(cuì)
C. 崭新(zǎn) 彷徨(páng) 抉择(jué) 不知所措(cuò)
D. 逸事(yì) 堕落(duò) 挚爱(zhì) 挑拨离间(jiān)
5、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B.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C.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列宁格勒来信了!!!”
其实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很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狂跳起来了。他那朝思暮想的愿望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选文中的“小说”指的是_______,“新的武器”指的是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热干面
李佩红
①“等你好了,我请你吃热干面。”
②这句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漫画上的话,顿时让我这个新疆人泪目。它就像在说请新疆人吃拉条子,一听便能找到自己的根。
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像孩子迷恋妈妈的怀抱,与其说是一种日常习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欢,不如说是一代代人沉淀在骨子里的文化。
④我最早知道武汉是从毛泽东的诗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知道“一线”即京广线,“两江”即长江、汉水,“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知道武汉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湖北九省相通,是龙兴腹地、九州通衢之地,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但我知道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字缝里渗出水雾似的旷古悲情。我还知道汉正街,是因为读池莉的小说。仅此而已,这是我对武汉的全部认知。我的生活圈子在中国西部的新疆,祖上三代也找不出一个武汉的亲戚,武汉这座城市一直在我的视野外,就像一个陌生人。
⑤时间的指针“嘀嘀嗒嗒”走到2005年。
⑥那一年我儿子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几经商量,确定选择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去学校看望儿子必经武汉。那是我第一次去武汉。游过黄鹤楼,逛过汉正街、汉江路步行街,我已累得腿脚发软。随便找个小食摊儿坐下,正不知吃啥,一位手拿锅铲、身穿围裙的中年男人热情地说,妹妹,来碗热干面吧,来武汉不吃热干面等于没来。
⑦我拿出新疆人的豪爽回应,好,来一碗。
⑧他的街边店挺简单,一个小推车,推车上放着各色调料,旁边烧一大锅滚水,一张小矮桌,几把小凳子。在我之前已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吃着热干面,不知是辣的还是烫的,他们嘴里直“呵呵”喘气,让我想起爷爷顺着碗边喝玉米糊糊的样子,那种满足感,好像全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这碗饭,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吃出了幸福感”。我站在摊位前,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男人抓起一大把不知上面抹着什么油光光的熟面投入笊篱,再把笊篱放进滚水里,没一会儿就把烫热的面倒进碗里,将麻油、榨菜丁、虾皮、酱油、味精、胡椒、葱花、姜米、蒜泥飞速地舀进碗里,动作老练而精准,最后将调好的芝麻酱浇到面条上,搅拌均匀,并很体贴地问我,辣椒要多还是少。
⑨我一向胃弱,不敢吃太多辣椒,忙说,嘎嘎的一点。
⑩嘎嘎的一点。他重复着我的话,虽然没听懂但已经意会。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⑪第一次吃热干面的感受太强烈,以至于十五年之后,舌尖仍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那种香喷喷、热乎乎的味道。
⑫2013年再去武汉,热干面自不可少。它物美价廉,顿顿吃也不烦,像新疆凉皮子,是百姓的吃食,最接地气。热干面吃得多了,自然能吃出微妙的差别。
⑬蔡林记的热干面在武汉名声最大,是武汉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他们家的热干面,爽滑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未食而乡情浓浓,诱人食欲;食之则香飘四溢,回味无穷”。蔡林记热干面的黑芝麻酱非常香醇,我爱吃这种黑芝麻酱拌的热干面。除此之外,长子热干面、三毛热干面、蔡明纬热干面在当地也都家喻户晓,且各有各的特色。
⑭在武汉,我最喜欢随意转悠,遇到一个小摊儿,看着顺眼,肚子也正好需要,便坐下来吃上一碗热干面。有的香辣,有的咸香;有的面软,有的面硬。对我而言,每一碗热干面都是我与这个城市永不重复的相见,无论怎样,每一次遇见都是此生最好。
⑮离开武汉后我再没有吃过热干面。在家尝试着自己做,但均以失败告终。食物与一方水土有着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如落在笔端的文字,词节再精准,也很难描摹内心的微波。
⑯2020年,疫情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热闹繁华的武汉变得凄苦而清冷。但在一个网络视频中,一个小店儿仍在卖着热干面,在店面和顾客之间搭一块滑板,将做好的热干面装在饭盒里,再放在滑板上轻轻往前一推,快递小哥在另一端接住,热干面就通过这种方式送抵武汉人家,让普普通通的武汉人内心天地辽阔、万物蓬勃,在淡定与焦虑中咬牙挺住,等待疫情结束推门迎春。
⑰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6日第14,有改动)
【1】文章以“武汉热干面”为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①②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
(1)热干面里有长江的味道、黄鹤楼的味道、汉正街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2)我们俩都笑了,他的笑容像武汉大学的樱花般灿烂。
【4】作者为什么喜欢热干面?
【5】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只要热干面还在,武汉的春天必将如期到来。
9、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奔驰的汽车嘲笑长年站在路边的路标:“世界那么大,你长年累月地站在这里,只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永远也不可能领略世界的美好。”路标回答道:“到世界各处走走,见识不同的风景,确实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但我的责任就是为你们指示方向。虽然我不能像你们一样到处旅行,也不能见识各地的风景,但看到你们都在我的指示下顺利旅行,我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行款格式规范。
(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