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西安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学生志向是否高远,决定其能否成才,因此我们要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

    C.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对学生加强了安全教育。

    D.为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王校长邀请语文老师参与排练和策划了这次“六一”汇演。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xĭng)   奋(kàng)   旋()   无人问jīn

    B.皱(zhĕ默(jiān)   裂(jūn)   风雪途(zài

    C.qiáo)   然() 农yàn)   词夺理(qiǎng

    D.望(liáo)   寒jìn)   追然而止(jiá

  •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B. 其本 循:追溯

    C. 不以千里也 称:著称。

    D. 故外而不闭 户:窗户。

  • 4、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庇yīn 脑bàn   拮jú   良不齐yǒu

    B. 烂mí   蓓léi   褴lǒu 然无声qiǎo

    C. mó   慰jiè   制páo 不屈不náo

    D. 本shé 眼kuāng   亲xǐng   惟妙惟xiāo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古道西风瘦马。”句中“瘦”表现了游子的_________________神情。

    2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 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 “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 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④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自己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句子是“   ”。 

    ②《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在铠甲上,一片金光闪烁的句子是“   ”。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①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的“真正的共鸣”的含义。

    ②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主要内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中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句中的“凡是”能去掉吗?为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节选段落,说说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彼此的理解与宽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请以“期盼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