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延安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树围可大至二尺,高一两丈,叶阔大如小儿的手掌。

    ②那种木船上的滩歌,那种沿河两岸的纤痕,那种崇山峻岭之间的云雾,都是一个橘子或一味橘红的精华。

    ③橘子也大如菜碗,在雪白的冬天如一个个红灯笼,有人的历练,也有人的仁爱。

    ④故乡的橘红多在十月下旬采撷。

    ⑤它流淌着一条资江的底蕴与波澜。

    A. ②⑤④①③   B. ②④①③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⑤②①③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野(kuàng  jìn diàn   级而上(shí

    B.黑( 角(líng  褓(qiǎng 裳羽衣(

    C.zhá   纶(jīng  峻(chán   挑拨离jiàn

    D.zhě   绕(yíng  日(   怒不可è

  •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B.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

    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桃花源记》)

    全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 4、《安塞腰鼓》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陕北人民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C.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伟大、雄浑、粗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文章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李诗则表达了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2】诗人在诗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场景描写来间接抒情。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李诗的尾联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保尔笑着安慰她说:“明天他们会给我送一块刻好格子的板子来,是用硬纸板做的。没有这块板子我没法写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准备五年决定动笔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板子他没法写字?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德天瀑布记

    赵丽宏

    ①无风,无雨,无雾。蓝天下群山叠翠,几片白云凝固在若有若无的峰峦间,路边的兰草和头顶的桉树叶纹丝不动。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

    ②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诗听。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山谷中林涛喧腾,夹着风雨哗然而至。绿荫中白光一闪,眼帘豁然大开。河道尽头,群山壁立,一挂瀑布自天而降,如一道巨屏,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一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帘中的德天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流水奔泻的情状惊心动魄,使我想起唐人诗句:“涛似连山喷雪来”“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了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当地的友人告知,这瀑布,古已有之,归春河流淌了多少年,这瀑布就奔泻了多少年,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③随友人坐上竹筏,长篙在河滩上轻轻一点,筏子便稳稳地滑到河中心。透过清澈的水波,能看到水底的岩石,水浅处石滩不时搁到筏底, 深处则墨绿一片,深不可测。撑竹筏的是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个子船工, 不说话,只是盯着水面,灵巧地将手中的竹篙左右点拨,撑着筏子逆流而上,渐渐靠近瀑布。在阔大的瀑布面前,我们的筏子是漂浮于水面的一只小甲虫,游动得小心翼翼,唯恐被急流颠覆。我的周围,轰鸣的水声和 飞扬的水雾笼罩了整个世界。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泽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

    ④“看,彩虹!”

    ⑤筏子上有人惊呼。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速蒙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 ,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岿然不动,像是在等候游人上桥登空,步入仙境。在瀑布前,只要有阳光和雾气,这彩虹就不会消失。

    ⑥我坐竹筏在归春河上观瀑时,河对岸也有越南人三五成群前来, 两国游人隔河挥手致意,互相能看到脸上友好的笑意。将两国游人吸引至此的,是跨越国界的大瀑布。这瀑布,在这里飞泻了千年万年,轰鸣了无数个春秋,然而从前却没有人称道它的奇丽和美妙。我想,不是这里的人没有欣赏自然的眼光,没有迷恋天籁的情趣,而是没有那种心情。 此刻,站在国界上,无拘无束地观赏大自然的奇妙馈赠,倾听这震撼天地的动人天籁,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感叹:和平,是多么珍贵多么美好。在和平的岁月里,自然之美,才成了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

    1第①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梳理作者的写景顺序。

    屏息谛听德天瀑布的声音→___________→近观德天瀑布奔泻而下→____________

    3用语生动是本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结合文中画线的语句作具体分析。

    4《壶口瀑布》中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写了“脚下的石”;《德天瀑布记》在写了德天瀑布后,写了“越南的游客”。有人说“脚下的石”“越南的游客”在两篇文章结尾起了相同的作用。请结合两篇文章具体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