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间隔(jiàn ɡé)
B. 清洌(liè) 俶尔(chù) 翕忽(xī) 悄怆(chànɡ)
C. 轩敞(xuān chǎng) 箬篷(ruò) 篆章(zuàn) 娇首(jiǎo)
D. 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参差(cēn cī) 溯迴(shù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屹立(yì) 欺侮(wǔ) 大彻大悟
B.脑畔(pàn) 糜子(méi) 蓦然(mù) 世外桃园
C.冗杂(rǒng) 晦暗(huì) 戛然(gā) 人情事故
D.斡旋(wò) 悄怆(qiāo) 锵然(qiāng) 叹为观只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怜(怜惜)之(《陈涉世家》)
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得,通“德”,感激)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C.兵(兵器)甲已足(《出师表》)
D.虽千里(千里的土地)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4、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初极狭,才通人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欲穷其林 欲与天公试比高
C.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D. 渔人甚异之 或异二者之为
5、 心怀祖国,自强不息
女 人生如花,自强为光,光促生长;人生为船,自强为浪,浪推船行。
男 人不自强则不立,业不自 强则不兴,国不自强则亡。
女 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 )是花钱买不来的。
男 自强的中囯科学家从未被禁令、讹诈吓倒,“两弹一星”震惊苍穹,北斗导航遥指行程, 探月工程与月合影……从无到有,从有到高,哪一步没有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身影?
合 核心技术,要靠我们的双手创造!心怀祖国,我们自强不息!经过历史风雨严酷洗礼的中国,一定能够爬坡过坎、行稳致远,到达梦想的光辉彼岸。
4.第二小组朗诵《心怀祖国,自强不息》,赢得了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开头运用排比,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突出自强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B.画线句的主语是“核心技术”,括号内可填入的词语为“也”。
C.加点词“告诉”“震惊”“遥指”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D.结尾合诵是朗诵的高潮,感叹句要读出内心的坚定,激扬而深沉;陈述句要语调舒缓、收束有力。
6、理解性默写。
(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7、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到了傍晚时刻,总算把雪铲完和打扫干净……走在最后面的是保尔,他已经累得疲惫不堪,走起路来都显得有些艰难。只好拄着铁锨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保尔,你好!”冬妮娅和他并排走着,说道,“说心里话,我真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
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冬妮娅。
“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1)所选片段是保尔与冬妮娅在哪里相见的场面?在此时的冬妮娅眼中,保尔的处境是怎样的?
(2)所选片段对冬妮娅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此时的她具有怎样的特点?
8、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丁肇中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乙】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节选)
竺可桢
本校以时局之影响,奉令西迁,自赣来桂,今日得在宜山正式开课,旧学生皆已到齐,新生人数骤增。当此抗战形势日紧、前方牺牲惨重的今日,国家犹费巨款而维持若干大学,一般社会已有责备非难之声。此虽由一般人不明高等教育作育培本之重,然我们反躬自省,正应借此种批评,以增进其责任的自觉,共作加倍的自策。必如何而后能培植真正之学问技术,将来贡献国家,无负国家作育之至意,与社会期望之深厚,正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深省力行者。而在今日艰苦流离之中,将欲增进自觉自奋,尤觉应回溯古来先哲志士之嘉言懿行、丰功伟绩,以资吾人之矜式。因地思人,我觉得王阳明先生正是今日国难中大学生最好的典范。
阳明先生生于余姚(生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世宗嘉靖七年,即西元1472~1528),在浙江本省讲学之外,其一生事业在江西、广西两地为最大,又谪居贵州两年,也去广西不远。今日广西的境域,多是先生遗惠所在之邦。今浙大以时局影响三迁而入广西,正是蹑着先生的遗踪而来;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我们正不应随便放过,而宜景慕前贤,接受他那艰危中立身报国的伟大精神。
以理学知名的学者,往往有他的应世的学识和彪炳的事功;他所讲的学问,又很多为无论科学专家或事业家所都应体验实行的。真正的理学不但不迂阔,并且有许多话是切合人生实用的。专家专其所学,果能再来诵习体会古人立身处世之微言大义,最是有益于为学与做人之道。而阳明先生才高学博,无论在学问、道德、事业,与其负责报国的精神,都有崇高的造就;在此国家蒙难学府播迁之中,他那一段艰苦卓绝穷而益奋的精神,更是我们最好的典范。我们在迁校以后,起居生活当然不能如平时的舒适,又因家人离散与经济的困难,心理上不免生一种不安的现象。然这次民族战争是一个艰苦的长征,来日也许更要艰苦,我们不能不作更耐苦的准备。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阳明先生平桂乱与谪贵州,正是赖非常的艰苦来成全他,结果果然动心忍性,增长他的学问,造成他的伟大。诸君都受高等教育,是国家优秀的分子,也是国民中幸运的人;当然都要抱定以艰苦的环境“增益其所不能”为目标,而准备来担当国家许多“大任”。这就不能苟且因循,而应以阳明先生的精神为精神了。
〖注〗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本文是1938年11月竺可桢在浙江大学西迁至广西宜山时的开学演讲词。
【1】甲乙两篇演讲词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2】乙文说“应以阳明先生的精神为精神”,请概括王阳明有哪些精神。
【3】甲乙两篇演讲中,演讲者对王阳明所做之事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9、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不经意的感动,这感动源于亲人、源于朋友、源于老师、源于同学、源于陌生人……
请以“感动,就在我的身边”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在叙述中,抒发自己的感受。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以上。(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