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盗窃乱贼而不作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 故外户而不闭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是谓大同 是鱼之乐也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在“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中,“似的”“和”“在”分别是助词、连词、介词。
D.更加坚强、生日礼物、安排任务、大家唱歌,这四个短语分别是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九十多年了。
B.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C.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D. 双喜看上去才十二、三岁,一副善良、热情的样子。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萋萋: 溯洄:
【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从东周到春秋时期的共305篇,它分为赋、比、兴。
B.《蒹葭》全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直接描写了“伊人”,使其身影无处不在。
C.本诗和《关雎》在语言形式都四言为主,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但《关雎》含蓄委婉,场景朦胧,而《蒹葭》则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使诗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
【3】请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表达效果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②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8、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国别)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并说明其作用。
【3】请按下面的格式,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保尔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根据材料与要求写作。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和观念。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困扰。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与手机有关的事情?这些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
请以“手机”为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写一篇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