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阿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缄默 狩猎 枯躁 雾霭 迁徙

    B.偏僻 震憾 沟壑 锵然 褶皱

    C.束缚 战栗 恬静 山麓 怠慢

    D.神龛 褪色 农彦 怅惘 砂砾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溯洄(shuò)     挑剔(tì)   气氛(fēn)

    B. 羁绊(pàn)   磷火(lín)   糜子(méi)   羊肚(dǔ)

    C. 撺掇(cuān)   怆(qiāo)   脸颊(xiá)   斡旋(wò)

    D. 亢奋(kànɡ)   冗杂(rǒnɡ)   戛然(jiá)   欺侮(wǔ)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小说讲述了“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bó)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gāo),阿发(gāo)。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pà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xǐ)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山、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pō),垫高了河床。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秋风的威力。面对顽童的“趁火打劫”,他动了肝火。诗人如实写出自己的失态,显示出他的率真。

    B. 第三节中,写了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压抑之感。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诗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

    C.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语言通俗平易,灵活多变,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使诗人的感情自然倾泄出来。

    D. 整首诗作者从眼前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将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出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相信你一定认真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保尔·柯察金“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现代文阅读

    不惊田水冷霜霜

    难得今天又是假日,本以为可以晚点起床,因而昨晚放心地缩在被窝里,多看了几页书,拖到深夜才去睡。一大早,母亲却一再催唤我,叫我陪她去田里。望向窗外,天才蒙蒙亮。稍一掀开棉被,冰冷的寒气,紧逼过来,但在母亲一再地催唤下,我又怎敢赖着不起来。

    这是深冬时节,朝阳未起的清晨,特别寒冷。即使没有风,迷蒙的雾气,挟着寒气,丝丝渗进肌肤,无从抵御;更何况一阵一阵冷风,拂过没有遮拦的田野,往身上扑来,令人不由得连打寒噤。

    母亲站在秧田里,对我催道:“还站在那里不动,赶快下来帮忙啊! ”

    我站在田埂上,不断搓着双手,脚伸向秧田里的水探一探,一股冷冽的寒气直透进体内,连忙缩起来,叫了一声:“哇!这样冷。”

    母亲不高兴地说:“这样就喊冷!你没看到四边的田里,谁家不是急急地在泼水,还站在那里喊冷!等下太阳出来,秧苗不知会枯掉多少。”

    望望满园青翠鲜嫩的秧苗,每一片叶上沾满了细小的水珠。母亲说,沾在秧叶的细小水珠,是霜水而不是露水,在朝阳升起之前,就必须用水泼掉,不然太阳一照,秧心大半会枯萎,这一期的秧苗就不够播了。

    我不敢再迟疑,卷起裤管走下秧田里,忍住冷霜霜的寒气,拿起长柄的水勺,在秧田四周来回走动,一畦一畦地泼着水。母亲趁此机会教导我:“昨天下午,一看天气刮起寒风,就知道昨晚一定会下霜,秧田里就要放满了水,早上要赶在太阳之前,用秧田里的水泼掉沾在秧叶上的霜水,而后把秧田里的水全部放掉,这样秧苗才不会受到损害。”

    想起多天前,我曾和母亲一起摊开一卷一卷的塑胶纸,盖上秧苗。我问母亲,还未到插秧的日子,那些塑胶纸为甚么就要收起来呢?母亲说:“怎能一直盖着塑胶纸,秧苗长到三、四寸的时候,塑胶纸再不掀开,让秧苗有机会吹吹风,晒晒太阳,秧苗太软弱,茎不会硬直,播下去很容易枯萎,还要一丛一丛补,更加麻烦。”

    刚和母亲泼完水,村人也都三三两两的来到田里,有的是来犁田,有的是来插秧,我说:“天气这样寒冷,田水这样冷霜霜,大家真打拼,这么早就要来工作啊! ”

    母亲看了我一下,目光中充满了责备:“大家都像你这样怕冷,谁来种田?就要开春了,谁家不是赶着播田。秧苗一天一天长高,还能等呀!哪有做工作还得选日子的。”

    母亲接着说:“这只是一期稻作的起头,往后的工作还多着呢,你又不是不知道。几遍的抹草,几遍的洒肥料,几遍的喷农药,还得不时顾田水、拔稗草,才能望到收割、晒谷,哪一项可以拖延?还得选天气的话,什么都别想做。”

    是啊,谁惊田水冷霜霜!从浸稻种、整理田地,到插下秧苗,每年这段期间,天气最为寒冷,而母亲每天都田里来田里去,难怪母亲的脚掌,结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多年来,常冻开一道一道深深的裂痕,每一条裂痕里,都塞满了泥巴。因为裂痕太深,泥巴塞在裂痕里洗不干凈,常见到母亲在夜晚的灯光下,拿着剪刀,剪去一层一层的厚皮。

    结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冻开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裂痕,母亲这样厚实的一双脚掌,抗拒了多少岁月的霜寒啊!

    1本文用了很多方言,如“冷霜霜”“打拼”等,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分析。

    2画线句能否改成“我站在田埂上,不断搓手,脚向田里一探,连忙缩回来”?说说你的理解。

    3本文大量引用了母亲的话,请你说说其作用。

    4藏族歌手扎西平措深情歌咏“妈妈的手”,说“阿妈的手创造了我灿烂辉煌的人生/她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你觉得在作者心目中,母亲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吗?联系文章说说你的想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很多人和事,我们走近了,才真正了解他们;很多人和事,我们离开了,才真正懂得他们。

    请以“走近了,才了解”或“离开了.才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从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作文。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