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下列有关“春华秋实”的书法作品属于隶书的是( )
A.
B.
C.
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B.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C.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蒹葭》《式微》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论语》《孟子》《庄子》《礼记》等古代典籍均为儒家经典。
C.演讲词应该根据演讲者的个性、职业、教育背景等差异来设计,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还要注意演讲内容的针对性。
D.《马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4、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赞扬了尼摩船长等反压迫的战士形象。
B.《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的书是《千字文》。
C.《昆虫记》被鲁迅认为是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D.保尔因往神父的面团里撒烟灰,被学校开除,当时的他只有12岁。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
B.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6、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7、名著阅读。
(1)《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是怎样帮助英国船长夺回船只的?
(2)《格列佛游记》中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相关内容。
8、阅读下面孙君飞的《满》,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了,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想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隆重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满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疑惑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犒劳凯旋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并把被单摊开。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可以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以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是缺一个柜子,那里还是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选文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2】请分析第④段“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4】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当一扇门关上了,你千万不要把自己也关在里面。因为世界上不止一扇门,一定还有另一扇门,你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并打开那扇门。
请以“我打开了那扇门”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具体事件,尝试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可空发议论或抒情;②书写认真,写楷体字,卷面整洁。;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