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贵港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人传》——罗曼·罗兰——达芬奇 B.《平凡的世界》——路遥——孙少安

    C.《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哲学大师 D.《傅雷家书》——傅雷——傅雷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钙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人们只有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D.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

  •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生态中国,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让日常生活与绿色环保水乳交融。

    B. 《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令人叹为观止,《老师·好》的剧情则让观者笑中含悲。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衰草连天的景象。

    D.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和剔除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在33篇。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C. “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它在内容上可记人和事,如《桃花源记》,可记山川名胜,如《小石潭记》,可记器物建筑,如《核舟记》。“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马说》。

    D.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20世纪卓越的气象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溪桥晚兴

    南宋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有草盛无人赏的悲凄之意。

    ⑴这首诗写景手法很丰富,请选择一种作简要赏析。

    ⑵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在班级的读书推介会上,请你结合名著相关内容,为《傅雷家书》写一段推荐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语句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B.沿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要来得迟。

    C.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D.“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的例子,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早。

    【2】选文第②段中并未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五个自然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总—分”。

    B.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凡是”“都”说明没有例外,突出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C.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符合第③段经度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现象的道理。

    D.第④、⑤段中的加点词“一定”和“平均”起限制性作用,分别强调特定的情况和数据的可比性,它们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所以并无主次之分,可以颠倒顺序。

    C.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和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是时间因素。

    D.文段列举了很多具体详实的事例和数据,互相参照,贴切恰当,富有说服力,使物候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改写为一篇游记。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