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本大部头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B.一首《扬州慢》,王悦只默读了两遍就记住了,背诵起来不仅流畅,还一字不差,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是鞭长莫及的。
C.夏日炎炎的七月,新安百货公司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看到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到三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缭绕/嘹亮 蠕动/相濡以沫 豪气干云/埋头苦干
B.拾掇/拾级 诏书/昭告天下 志同道合/博闻强识
C.缅怀/腼腆 默契/提纲挈领 曲径通幽/曲高和寡
D.妩媚/芜湖 横幅/蛮横无理 半身不遂/遂心如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奏响了新时代的海上和平乐章。
B.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又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C.新生代作家能否再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受到全世界人民继续关注的关键。
D.《复仇者联盟4》上映结束后,为全球漫威迷开启了一场视觉盛宴。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歌中间两联紧扣诗题的“送”字,巧妙的写出了离别的深情,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6、默写填空。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______________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4)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北冥有鱼》中,从广度和高度写大鹏起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思古人之幽情。听杜甫,身居漏茅舍仍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听苏轼,被贬仍呐喊“西北望。射天狼”,心念国防。(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7、名著阅读。
(1)《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项中上梁山的原因与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被官府(或者与官府有勾结的人)陷害,被迫上山型的,如林冲。
B.主动投奔、自愿上山型的,如孙二娘。
C.被俘上山,由于个人意志不坚定,甘愿为梁山效力型的,如关胜。
D.因行侠仗义而得罪官府型的,如杨志。
(2)保尔一生四次跨过“死亡门槛”。①保尔在和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_________________;③有伤病的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④_________________。他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揭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真正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驯服苦难的烈马
朱成玉
极少见过那么多苦难集于一身的人。她简直就是上帝的出气筒,上帝发脾气,拿着鞭子乱甩一气,她成了活靶子,浑身上下被抽打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她是岳母家的邻居,一个美丽的妇人,一个被命运的风暴卷入谷底的人。
打小就死了爹娘,在姑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终于挨到了嫁人的年龄,姑母迫不及待地将她嫁了出去。婚后没多久,丈夫得了股骨头坏死,一瘸一拐的啥活计也干不了,里里外外都指望她一个人。
女儿在中考的那一年,因为压力过大,学习学傻了,整个人处于半痴呆状态。
许久了,她一直住着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土坯房。房子在雨季,经常漏雨,她就常常请了左邻右舍帮着她修补房顶。这一次,没等房顶修好呢,一场大雨终于把这陈年的老古董冲塌了。
即便如此,村人们也从没在她嘴里听到过一丝叹息和任何抱怨,就连这房子被雨水冲塌了,她也会乐观地说,“这下好,总算能下决心盖个房子,不然总是舍不得拆了它,老天爷给俺做决定了。”
不管生活多困苦,你都不会在她的脸上找到悲伤的答案。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安慰别人,岳母最开始知道得了癌症那几日,每天茶饭不思唉声叹气,她天天来劝导岳母,“癌症算个啥,好好治哪有治不好的病。你得好好活着,你看你多有福气,你现在享受的一个月的福,都够俺攒上一辈子的了。”
听她这么一开导,岳母开朗了许多。
村里很少有比她家穷的了,可她偏偏又是个乐善好施的主儿,不管谁家来要点啥,只要她有的,肯定是有求必应。夏天,她的园子里种的菜总比别人家的多,别人过来摘个黄瓜茄子啥的,都不用和她打招呼。
她的脸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她喜欢打扮自己,尽管没什么好衣服,也没什么好的化妆品,可她就是喜欢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在地摊集市上,只要看到便宜的看着又不难看的衣服,她就会买回去,没有人知道她的箱子里到底有多少衣服。有一次,村里有三家办喜事的,这可把她忙坏了。每去完一家,就赶紧跑回家打开箱子换身衣服,一共换了三次,也就是这次,她在村里名声大噪。人们开玩笑,都叫她“三开箱”。
这“三开箱”自然是贬义的,村人都认为,她一个被苦日子浸泡着的人,就应该是坛老咸菜的样子。她的举动,无异于咸菜缸里忽然冒出翠生生的一株绿来,让人无比讶异。也有人在背地里八卦,说她指不定给家里的瘸子戴了几顶绿帽子呢!这话传到她的耳朵里,她也不生气,身正不怕影子歪,在那些长舌妇面前,反而更有力地扭几下屁股,秀一秀那妖娆的身姿。
人们询问她的近况,她总是“还好还好”地应着。人们失望地走开,似乎希望在她那里得到一点不幸的消息,用以减轻自己的不快。人们乐于欣赏别人的苦难,就像欣赏烟花一样自然,可是她从来不给他们看“烟花”的机会。
她从不向人兜售自己的苦难,用她自己的话讲,那样只会赚取别人廉价的眼泪,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她也常常对她的瘸丈夫和痴女儿说:不要轻易把伤口给不相干的人看,因为别人看的是热闹,病的却是自己。
苦难不是用来晾晒的。晾晒苦难,苦难并不会蒸发和减少,只会更大面积地传播。
“这辈子谁还不吃点儿苦,苦瓜、婆婆丁、苦菜都是苦的吧,可俺就爱吃那口儿。”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说这些话的时候,嘴角依旧上扬,酒窝绽放。
原来,苦难会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把一个人变得如此娴静,如此淡雅。
苦难,在她面前,如同一匹被驯服的烈马,她握着命运的缰绳,驾轻就熟。
她让我懂得,消灭苦难的好办法,不是去晾晒,而是让它发酵,把它变成酒,喝掉。
注:此文发表于《辽宁青年》2013年第3期
【1】文中写到“极少见过那么多苦难集于一身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她”遭受到了那些痛苦?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村人都认为,她一个被苦日子浸泡着的人,就应该是坛老咸菜的样子。
(2)人们乐于欣赏别人的苦难,就像欣赏烟花一样自然,可是她从来不给他们看“烟花”的机会。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简直就是上帝的出气筒,上帝发脾气,拿着鞭子乱甩一气,她成了活靶子,浑身上下被抽打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她”有哪些优秀品质?
【5】作者说“她让我懂得,消灭苦难的好办法,不是去晾晒,而是让它发酵,把它变成酒,喝掉。”读完文章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苦难?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9、翻过那座山,可以欣赏山那边美丽的风光;翻过那道坎,可以领略人生美好的生活;翻过那一页,过去不再,未来可期。请将题目“翻过 ”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体裁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