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雷锋,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B.中国足球能否走向世界,关键在于我们的足球队伍要具有崇高的足球精神。
C.中学生迷恋手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班主任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排排巨浪接踵而至,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马滚滚而来。
B.他确实一度销声匿迹,但是很快就重出江湖,继续他的各种活动。
C.美国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其新冠疫情没有得到控制,病例的增速令人叹为观止。
D.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私自屠宰病猪的行为虽然不会戛然而止,但严格执法对不法者能起到一定威慑作用。
B.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世界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C. 目前各大媒体报道了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这则骇人听闻的消息。
D. 不管谁有了困难,王老师都会鼎力相助。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B. 元堡民中笔直的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C. 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D. 百万大军锐不可当,直袭敌人内部。
5、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甲诗中“歧路”一词在本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甲乙两首诗歌表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6、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两句)
①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请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和颈联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下片。
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16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1)文段出自名著____,作者是____。
(2)文段中“他”指的是谁?“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
________
8、阅读《锣鼓声处是故乡》,完成后面小题
锣鼓声处是故乡
陈志光
①几次回乡,当目光还没有翻越村前那高高的水渠,捕捉到家乡的轮廓之时,总是在很远处先听到阵阵熟悉的锣鼓声,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顷刻间,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下意识判断,锣鼓声处,定是故乡。
②家乡的锣鼓原始质朴而又热情奔放,虽然没有安塞腰鼓的气势恢宏,也没有山东大鼓的曲调高昂,但是经过一代代锣鼓师傅的千锤百炼,也很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锣鼓声回响在瓦屋错落的村巷里,飘满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穿梭在葳蕤苍翠的树林间,也常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
③在家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锣鼓队,他们游走在村巷屋弄之间,主要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锣鼓队规模不大,只有七人,由四位锣鼓手和三位唢呐手组成;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即大锣、小锣、大鼓和镲钯。队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只要演奏功底深厚,配合默契娴熟,往往能协奏出清新悦耳、美妙动听的锣鼓乐。家乡的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时而如蜻蜓
点水,音律轻柔;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节奏明快;时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时而高歌猛进,荡气回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清越嘹亮的唢呐声,把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得人心潮跌宕,难以自制。尤其在喜结连理、金榜题名等大喜之日,还伴有梆子、二胡朝演奏和戏曲演唱,锣鼓艺术和戏曲艺术无缝对接,浑然一体,使得春庆气氛更加热烈,文化的韵味更加浓厚。
④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在元宵节的龙灯会上,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龙灯游到哪,锣鼓响到哪,节奏欢快,铿锵有力,使中国龙更加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特别是在舞龙比赛的时候,锣鼓不仅是指挥手的声音信号,更是鼓舞士气的进军号角。只要咚咚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龙者全身的细胞能量就会被激活,他们踏着鼓点,奋勇争先,激情的锣鼓击打得他们斗志昂物、汗水四溅。巨龙时而盘旋,时而翻转,时而蛟龙出海,时而腾云驾雾……随着锣鼓声像雨点般愈加密集,舞龙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节目表演和观众情绪一并被推向高潮……四周锣鼓钙声、鞭炮声、欢呼声、叫好声一片,场面雷动,热闹无比。
⑤多少年来,家乡的锣鼓就一直没有停息过,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锣声,我要么驻足凝神,沉浸其中;要么朝着锣鼓声飞奔而去,以飨眼耳。
【1】文中拿家乡的锣鼓与安塞腰鼓、山东大鼓作对比,作用是什么?
【2】家乡的锣鼓的用武之地主要有哪些?
【3】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段提及“锣鼓声处,定是故乡”,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了家乡的锣鼓。
B.“也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一句中“漂泊异乡的游子”也包括作者自己。
C.家乡的锣鼓队规模只有七人,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失望。
D.“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元宵节的龙灯会,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9、作文。
请以“阳光正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学校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