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B.我国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称谓,如“垂髫”指女子十三四岁、男子十五岁的年纪。
C.《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新诗集《红烛》《死水》。
D.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2、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辙曾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位分别是: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 仲永是南宋政治家王安石笔下的一个神童。他五岁时便能作诗,并因此闻名乡里,他父亲为了赚钱,便带着他到处会见宾客。等到仲永长大了,已“泯然如众人”。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天生就有超过普通人的才华,如果后天不学习,不补充新的知识,也不会有所成就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中韩关系恶化的原因,是因为“萨德”入韩造成的。
B. 专家们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
C. 是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
D. 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五位都市女性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充盈人生”的理念。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字昌黎,世称“韩昌黎”。
B. 《庄子》是道家经典书籍,《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
C.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5、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 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 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 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 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 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 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6、文学常识及古诗词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_____时期的人。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关雎》
③《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兼葭》
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⑥《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这篇文章是他参加王叔和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谪到湖南_____时写的。
⑦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7、以下是某班的《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 内容呈现 | 问题与理解 |
选择性阅读 | (1)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 (2)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 (节选自1955年3月20日书信) (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节选自1955年3月27日书信) | 结合这三则材料,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答:(1)___ |
评价性阅读 | 傅雷好友楼适夷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傅雷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场。楼适夷对此事如此评价:“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 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答:(2)___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3D生物打印新突破
尚凯元
①最近,以色列特维拉夫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人体组织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3D打印心脏,给需要通过“换心”来延续生命的晚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②自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首例肾脏和心脏移植手术相继成功以来,器官移植的临床技术日臻完善,手术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很多国家,器官等待者和捐献者的数量相差很大。即便有幸等到合适的器官并成功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也仍然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多年来,实现器官的完全“复制”,成了医学界的梦想。
③2010年,全球首台生物打印机使用培养的人体细胞制造出首例血管,使得3D打印人体器官成为可能。2013年,一位心脏病专家完成了第一颗3D打印“心脏”,不仅外观与患者心脏高度吻合,还能够怦怦跳动。不过,这个用塑料制成的“心脏”,仅可用于研究手术方案。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心脏模型”。
④最新打印出来的这颗3D心脏不仅有细胞、心室和心房,还有着纵横交错的血管。本次打印所用的“墨水”,源于患者体内提取的脂肪组织。其中,分离出的细胞在经过编辑之后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之后又分化出构成心脏主体的心肌细胞和构成血管的内皮细胞。分离出的非细胞成分则被转化为了“个性化凝胶”,它如同盖房子的“水泥”,能够固定细胞的位置,并起到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促进这些“小砖头”发育生长,建立连接,最终重组为功能器官。由于打印“原料”来自患者自身,因此不用担心排异反应的发生。
⑤不过,这颗3D心脏目前仅具备收缩功能,研究人员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培养,“教”会心脏细胞协同工作以实现泵血功能,之后再进行动物移植实验。距离真正应用于人类心脏移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除了心肌细胞和血管之外,心脏还包括成纤维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等,如何调和不同种类细胞的生长环境尚有待研究。此外,由于心脏扫描技术和打印机的分辨率有限,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中的所有血管。
⑥器官移植不仅包括心脏,还包括肝脏、肾脏等。此次研究人员在器官打印方面尝试着“啃了块最硬的骨头”。
⑦从术前分析所用的医学模型到植入人体的钛合金骨骼,从简单的组织再到功能复杂的器官,科研人员在生物打印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也给患者带去了新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7月2日)
【1】通读全文,说说“3D生物打印新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加点词“目前”能否去掉,为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9、小作文:写一篇关于家乡民俗的短文。
要求:(1)150字左右;(2)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