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海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记之而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神情与苏、黄不

    C.中轩敞者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潭中鱼百许头 珠历历数也

  •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B. 《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 《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D.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知性大气,妙语成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  

    A.卑(bǐ)     钢(zhá)      (diàn)    挑拨离(jiàn)

    B.开(pì)     (chuāng)   鱼(tiáo)    纷至来(tà)

    C.丰(shuò)   目(xuàn)     梁(háo)    级而上(shí)

    D.持(xié)   角(léng)      (juàn)   学半 (xiào)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中的“蒹葭”这一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重叠反复之中也有变化,请举一例说明这首诗中的变化之处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5)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也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你更喜欢哪个书名?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述理由。

    (2)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①上面一段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②不少文学作品写到了伟大人物的弱点,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为例,进行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母亲的明灯

    邹凤岭

    ①夜深人静时,我常会点亮母亲的那盏灯,聆听火焰哔哔剥剥的微音,一如听着亲人的细语。

    ②那天,下起了细雨,乡村提前降下了夜色。我站在泥土垒成的屋子木门边,眺望旷野。母亲离家已经三天了。每个夜晚,我总是站在大门前,望向那条通往远方的路,盼着那盏灯火的出现。母亲是村子里唯一经常提灯走夜路的人。

    ③那是半个多世纪前,乡村缺医少药,十里八乡才有一家诊所。加之交通不便,村上人家贫穷,人们有个伤风头疼什么的,就只能在床上躺着,依靠自身的抵抗力挺过去。妇女生孩子,也只能在家里,那是“儿奔生,娘奔死”的过程。母亲用她自学的助产术为乡亲们服务,一生中接生了婴儿无数,全都母子平安,创造出了她的人生奇迹。

    ④一次偶然发生的事,让母亲成了乡村接生婆。在她30岁那年,日本鬼子“扫荡”进村,乡亲们躲进了茂密的芦苇荡。因受到惊吓,加之用力奔跑,邻居家的姐妹即将生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母亲自告奋勇助产接生,孕妇顺利产下了一对双胞胎。打那以后,左邻右舍有人家媳妇临产了就请母亲去帮忙,母亲成了方圆数里唯一的乡村接生婆。

    ⑤在乡村,助产是件艰难的事。尤其在水乡,村民住地分散,出门都是小田埂连着独木桥的路,母亲裹一双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可以想见其艰难。然而即使是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人家媳妇临产了上门求助,母亲也总是毫不迟疑,提着一盏油灯,踏着泥泞小道,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产妇家。

    ⑥这一次,母亲外出助产接生,一去就是三天。我去上学,走过金家庄时,村上人家正庆贺喜得男丁,准备举行新生儿“洗澡礼”。走在老巷上,听得婶婶们议论:“大喜啊,生了个大胖小子。”“是啊,多亏了接生婆,母子得平安。”

    ⑦在那个年代,乡村里不通电,都用油灯照明。多少个夜晚,我一觉醒来,还能看到母亲挑着豆粒大的油灯,聚精会神地绣虎头鞋。红色的鞋面,金色丝线绣成的虎头图案,栩栩如生。在新生儿的“洗澡礼”上,母亲总会送上她亲手做的虎头鞋。婴儿穿上了这鞋,美好的祝福洋溢了一屋子。

    ⑧多年后,仍时常见母亲精心擦拭、轻轻抚摸那盏油灯。母亲说,赶走了侵略者,成立了新中国,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70年来,家乡巨变,村上办起了合作医疗,建起了乡镇卫生院。现如今,乡村人家生孩子,都进了市里的三甲医院,医疗保障有了极大提高。时代变了,母亲老了,不用再做乡村接生婆了。

    ⑨一天,镇卫生院派人把母亲接走,请她给医护人员上了一堂课。母亲的提灯作为历史的见证物,高高地悬挂在会场讲台的正中央。

    ⑩思念母亲,便会想起那盏灯。我常常想,在寂寞的长夜里,有一盏明灯在,就不会迷路。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5月04日)

    1选文以“母亲的明灯”为题,有什么好处?

    2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3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4结合选文,分析第⑩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不管曾经贫穷还是富裕,在那片土地上永远盛开着天真、快乐、幸福、甜蜜的花朵,值得用一生去回忆。美好的童年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回忆起来,我们会觉得有太多的东西留在了那个花园里。

    请以“留在童年花园里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字数在60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