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南昌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D. 系向牛头充炭直

  •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朝代)嘉善人。

    C. 《关雎》节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共305篇,按内容可分为赋、比、兴三大类,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D. 《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络绎不绝

    B. 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

    C. 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 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徒   两栖 褶皱 海枯石滥

    B.悬殊   农谚 刨刮 黄发垂髫

    C.烘烤   山麓 煤碳 鸟语花香

    D.次弟   簌簌 孕育 草长莺飞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可见诗人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

    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

    C.“把”“称”“叱”“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蛮横。

    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名句积累。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4)《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老人、儿童都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行摘抄和做笔记,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保尔当童工——①( )——②( )——③( )——保尔身患重病并开始创作

    A.保尔参加兴建窄轨铁路

    B.保尔因救了朱赫来,而被投进监狱

    C.保尔参加红军后,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到重伤,但他战胜了死亡。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疾病缠身时候,产生了精神危机,绝望动摇中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削弱了保尔的英雄形象?为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

    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

    夏立军

    ①“桃花源”这概念在中国堪称妇孺皆知。《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②自古至今,人们不但争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境还是仙境,还争论桃花源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实不必争论,“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唯有陶子能让它生长。它显然是一个既非人境又非仙境的“乌有之乡”。

    ③人间——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④晋太元中、渔人、大守、刘子骥等等,你看,陶渊明明言之凿凿,分明在呈观真实事件、真实时空,可是,他同时告诉你:那一切并不存在。陶子向往并创造了这个“桃花源”,却又诗笔一挥,把渔人已眼见之、足踏之、饮其水、吃其鸡的桃花源凌空架虚,悬于乌有之乡,极逼真又极通灵。抱着寻找桃花源这一目的,从人间出发的任何人,都只能空手而归。陶子就是这么安排的。陶子真是厉害。

    ⑤陶子说得明白,这个美丽新世界是他心中的泡影。心中有桃花源,世间无桃花源。他在人间,又不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比人间更具有人性、人道。无意求之而得之,有意求之则踪影尽失。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真即是幻,幻即是真,非真非幻,非幻非真。作者喜悦乎?苦闷乎?迷惘乎?渊明这是在开一个什么玩笑?

    ⑥陶子做了一个大梦,借此发出此生最深长最有意味的一声叹息。人性、人道、人与人、人与自然,若如桃花源呈现出的那样就好了,人间却偏偏不那样,偏偏截然相反。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桃花源拒绝沟通,害怕沟通。这竟然是桃花源存在的前提。桃花源人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⑦人间——田园——桃花源,这是陶子用生命串联起的一个非凡的意义领域,形成陶渊明人生求索、生命审美的广阔天地。依从生命中那份“天真”的召唤,陶渊明从他厌恶的“人间”田园。田园的美好、艰辛与孤独,他都咀嚼品过了。肉声需住址,灵魂无疆界。田园不是他人生的终点,这颗“田园魂”常常飞升至他心中的桃花源。

    ⑧桃花源人侥幸地逃离了暴政,并从此逃离了残酷的克隆一般的朝代轮回,进入了一个无统治者无王税的“田园新时空”。陶子及芸芸众生,却不可能有这种幸运。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如此口吻提及故晋,可证陶渊明对晋的眷恋即使有,亦相当有限。陶子无半点愤青式的表达,批判性却甚彻底。

    ⑨中国古代,找不出哪篇文章比此文更富张力。

    ⑩幽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打通了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古今中外不断有思想伟人在幻想好的人类生活。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再到圣西门、傅立叶、殴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可证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前行的永恒动力。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桃花源有儒家《礼记》“大同世界”的影子,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痕迹,但又与他们根本不同。陶子把桃源人的声气口吻呈现给了我们,看上去那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美丽新世界。桃花源比所有长篇大论的“乌托邦”都有诗意,也更似梦幻泡影。陶渊明并不存在为社会开药方之想。面对永远充满苦难的现实,自古至今,自以为手中有灵丹妙药的真是太多了。

    桃花源,这个妇孺皆知的概念,是陶渊明贡献给我们的。妇孺皆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之梦,至今却仍在拨动我们的神经,它的意义仍在生长。

    1请选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①《桃花源记》则似乎是一篇能够永远生长的文章。( )

    ②“桃花源”是从陶子灵魂疆域生长出来的。 ( )

    ③人间一一田园——桃花源,画出了陶子灵魂生长的轨迹。( )

    A. 发展、成长 B. 丰富、拓深 C. 创造、产生

    2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画线的“似乎完全是纪实,却又是彻底的浪漫”这句话?

    3选文第⑩段列举了古今中外思想伟人们对人类生活的美好幻想,有何作用?

    4题目“他为人类做了一个梦”有何含义?

    5结合本文及你所学过的《桃花源记》,谈谈作者为何说“人间与桃花源,是两个不可沟通的世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你的美,照亮我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班级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