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树围可大至二尺,高一两丈,叶阔大如小儿的手掌。
②那种木船上的滩歌,那种沿河两岸的纤痕,那种崇山峻岭之间的云雾,都是一个橘子或一味橘红的精华。
③橘子也大如菜碗,在雪白的冬天如一个个红灯笼,有人的历练,也有人的仁爱。
④故乡的橘红多在十月下旬采撷。
⑤它流淌着一条资江的底蕴与波澜。
A. ②⑤④①③ B. ②④①③⑤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⑤②①③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旁逸斜出、趋炎附势、如火如荼、善男信女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这一刻,这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着生死轮回的要谛。
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树叶讲述要谛”。
C. “年轻精神”充分的,年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拙劣 晦暗 轻歌漫舞
B. 懈怠 狡辩 相辅相成
C. 虔诚 推搡 穿流不息
D. 漫溢 弛骋 不修边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
B.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C. 杭州的开发商们,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尝试着低碳住宅的应用和研发,并将此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差异性经营的竞争力。
5、阅读苏轼的《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完成小题。
湿云①不动溪桥冷,嫩②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③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注)①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②嫩:这里指程度轻微。③莫:同“寞”,寂寞。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线句中的景象。
【2】词的上片和下片中都有“寒”字,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6、背诵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3)________,辗转反侧。(《关雎》)
(4)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5)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6)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回延安》)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运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想求仕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 ________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你同意吗?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石油是恐龙留给我们的礼物吗?
①石油是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它是由什么形成的,是怎么形成的,却曾经是令人费解的问题。
②20世纪初,石油勘探和开发曾风靡一时,人们惊叹于这种从地下喷涌而出的黑色能源。几乎在同时,恐龙考古也收获颇丰,屡屡取得重大成果,也吸引着世人的关注。有趣的是,这两件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被牵扯到了一起。这是因为无论是石油开发,还是恐龙化石发掘,都是对深埋在地层下的未知世界进行探索,而且许多大油田的地层形成于1亿至2亿年前,和恐龙活跃在地球上的时间段相重叠。于是,不少人认为,曾经遍布地球的各种恐龙,其遗骸就是形成石油的主要“原料”,石油就是恐龙馈赠人类的“礼物”。有人在宣传石油开发时,甚至会摆出各种奇异的恐龙模型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③石油真的是源于恐龙吗?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否定了这种带有“猎奇”色彩的臆想,认为石油的主要来源是远古时期的水生生物。
④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其中各种水生植物的数量尤其庞大,维持着覆盖地球大半面积的水体环境系统。水生生物在死亡之后,残骸通常会腐烂,也有一部分逐渐沉到水底,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水底的含氧量比较低的时候,它们就可能被保留很长的时间,与水底的淤泥混合在一起。年复一年,水底沉积的水生生物残骸越来越多,形成沉积层。经过数千万年,沉积层变得越来越厚,沉积层底部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温度逐渐升高,使这些古老的生物残骸进入一个叫作岩化的过程。在缓慢的岩化过程中,组成生物的复杂结构分子会逐渐分解成比较大的分子,然后这些大的分子继续分解成为比较小的分子,变成一种叫作油母的形态。现在世界各地仍然能够找到广泛分布的油母,它们与岩石混在一起,形成油页岩。如今,油页岩也属于石油资源,不过因为开采比较困难,被列入非常规石油资源,少量开采。除了水生生物以外,一些陆生的植物也有可能形成油母。
⑤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里,组成油母的大分子继续分解,逐渐形成由碳和氢构成的一种叫作烃的化合物,这就是石油。这些碳氢化合物要比周围的岩石轻,因此会逐渐向上渗透,但它们如果碰到了一个有很多空隙的、顶部致密的岩石层,便会停止渗透而聚集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油田。
⑥关于石油的成因,还有不少其他的理论,比如有科学家认为地壳内有天然存在的碳氢化合物,认为石油并不一定是由生物形成的。但古代水生生物是形成石油的主要来源,几乎已成为科学界的定论。只是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演变,沧海桑田,曾经的海洋,一部分早已成为陆地,曾经的海底油层也成了陆地油田。至于恐龙残骸对于石油形成的贡献,只能说是微乎其微的。
(节选自《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1】有人认为石油是恐龙馈赠人类的“礼物”,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③段划线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认为石油的主要来源是远古时期的水生生物。
【3】文章介绍了“石油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学说中石油的形成过程,根据文意和下面的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将这一过程补充完整。
水底生物残骸形成____,其中的生物残骸岩化形成____,它与岩石混在一起形成____,它当中的大分子继续分解形成石油。
【4】文章以“石油是恐龙留给我们的礼物吗?”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9、写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