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笼罩/蒸笼 拾掇/拾级而上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
B.喧哗/渲染 儒家/妇孺皆知 心浮气躁/澡身浴德
C.龟裂/海龟 迫切/目空一切 分崩离析/恰如其分
D.驰骋/聘请 瞭望/穷困潦倒 应接不暇/闻名遐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B.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要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遏(è)制 遒(qiú)劲 深恶(è)痛疾
B. 侏儒(rú) 盎(àng)然 不辍(zhuì) 殚(dān)精竭虑
C. 狼藉(jí) 炽(chì)热 绯(fěi)红 摩肩接踵(zhǒng)
D. 滞(zhì)留 踌躇(chú) 翘(qiáo)首 坦荡如砥(dǐ)
4、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学习中想要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切忌不要骄傲。
B.百色起义纪念馆已成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C.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和稳定,为维护其和平和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作用。
D.我们要把贯彻、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成果体现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绩上,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________、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_______的环境特点。
【2】发挥联想和想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画面。
6、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④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⑥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在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上一致的句子是“ ”。
②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现落花的生命将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的句子是“ ”。
7、《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英雄”的解释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名著中的“英雄”形象比比皆是,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们将其称为“英雄”的原因。
①孙悟空(《西游记》) ②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爱无声
胡勇
①从小就有些忌惮父亲的严肃和冷峻。
②常年在外忙碌的父亲一回到家,满屋的欢声笑语总会被冻住,兄弟姊妹总是会一个个抽身离开有着红艳艳火塘的温暖堂屋,分散到老屋的角落各自找自己的事做。
③记得一次父亲回家,哥哥姐姐都抽身离去,最小的我来不及走脱,被父亲抱起亲吻,满脸的胡茬扎得小脸生疼,喊叫着从父亲怀里挣脱,溜走。父亲只是笑了笑:跑什么跑?我是老虎吗?
④稍稍长大,知道父亲属虎,还真的感到父亲有些像老虎,怪不得父亲一回家,家里的气氛就有些异样。
⑤那个寒假,正上初中二年级的我跟父亲说,开学需要好几元钱的书杂费。父亲一脸严肃地说,家里哪有钱,书没好好念,没有书杂费。
⑥想想也是,整整一年多的寄宿制初中生活,似乎总是在想家和玩乐中度过的,学业不忍提起,考试成绩惨不忍睹。就此辍学心有不甘,继续上学没有书杂费。冥思苦想之后,决定和哥哥到离村十几里的工厂卖菜,凑书杂费。
⑦临近开学的一天傍晚,和哥哥到屋后自家菜因,割菜,整理,清洗,捆扎,装筐。信心满满,准备攫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⑧当夜,有些兴奋的我似乎没睡多久,就被性急的哥哥叫醒,说天亮了,赶快起来,要赶在工人上班前到工厂,菜会好卖些。睡眼惺忪地背起背篓出门后,才发现大雪铺了一地,差不多快没了脚背。破旧的鞋子有些不太合脚,在雪地上走起来有些笨拙,加上背上背篓里的菜有些沉重,走出村子不远便落后哥哥一大截,被哥哥责怪后索性脱下鞋子光着脚板在雪地里前行,速度果然快了许多,能够跟上稍大几岁的哥哥的脚步。如是几天,终于凑够了书杂费。
⑨开学那天,虽然小脚板上尚有些红肿和皲裂,可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交上了书杂费的那种喜悦,难于言说。至今回想起来,几十年了,还是历历在目,充满了甜蜜。用时下流行的话说:痛,并快乐着!
⑩大约开学两三天后一节早课课间,有同学说:你爹来了!我有些将信将疑地跑到教室外边,果真看到了自己的老父亲,在料峭的春寒中微笑着。在离家十几里的中学校园中意外见到父亲,心里暖融融的,但还是有些怯怯的走过去问父亲来干什么。
⑪父亲轻声说:“凑够了书杂费,给你送来。”
⑫“经交了。”我含着自豪的热泪低声回答。
⑬父亲急忙问:“哪来的钱?”
⑭“卖了几天菜……”我有些哽咽,踏着上课铃声转身跑回教室。
⑮到教室门口,回望父亲,仍然站在寒风中凝望,肩背瘦弱,衣衫单薄破旧,似有些冷得发抖。
⑯原来父亲没忘自己最小的孩子需要书杂费!父亲是那样的瘦弱、单薄、暖心!
⑰从此,我暗下决心,努力读书,争取像学校旁边工厂中的工人那样,能够穿着崭新的衣服上班,不用在泥土中刨食,周末还可到附近村子的荷塘中钓鱼。更主要的是,想让辛勤劳作却常常囊中羞涩的父亲过上相对好一些的日子。
⑱初中毕业那年,意外接到城里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父亲的脸上似乎露出些许笑容,但转瞬即逝。同村同学相约前去报到,父亲说不急,报到截止前他会送我去。尽管心里很着急,但又不敢争辩,眼睁睁看着同学报到去了,心里挺不是滋味儿。
⑲报到那天,父亲用自家小马车,拉着满满一车红红的辣椒,载着我,到几十里外的城里菜市场,卖完辣椒,将角角分分凑起来的,有些破旧和发皱的书杂费递到我的手中,叮嘱我要努力学习时,一种酸楚涌上心头……
⑳几十年过去了,日子好起来了,不再为温饱发愁了,想再听到父亲的叮嘱,已无可能,似乎只有清明的细雨在替父亲诉说着什么。
㉑父爱,真的已无声!
(本文选自于《曲靖日报》2020.4.26)
【1】请简要概括文中回忆“书杂费”的有关情节。
没有要到书杂费→_____________→凑够了书杂费→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文章第②段加点词“冻”的表达效果。
【3】说说对文中第⑱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父亲的脸上似乎露出些许笑容,但转瞬即逝。
【4】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5】根据文意,结合链接材料,请写出你对“父爱”的感悟。
【链接】
父亲的固执是出了名的,没有人劝得动。他吃了药之后,一个劲的催我去上课,不能耽误学生。我心里想,即使天塌了我也不管,也要陪陪父亲。父亲看我不走,破口大骂让我滚。母亲和邻居看着父亲的症状也觉得问题不大,也就一直催我返回学校去上课。我只好跟母亲反复交代怎么吃药,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及时给我打电话。父亲为了让我放心,故意站起来走了走说:“没事,好了!”父亲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却有一抹难以名状的疼痛。
我打开门,即将离开,我回头看了一眼父亲,他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他在用目光送我离去。一瞬间,我觉得父亲是在目送我,他忍着疼痛站在屋里,看着我逐渐消失在门外,而且,他在用目光告诉我:我没事,不必挂念!
《父亲的目送》(《曲靖日报》2019年1月22日)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步入青春期的你总认为:我的青春我做主,谁也不要阻拦我。所以我们任性而为,讨厌父母的叮嘱,厌烦师长的教诲,就连好朋友的诤言也感到逆耳。殊不知,在我们苦涩的青春生活里,有熟悉的他、有陌生的她,乃至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在为我们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