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假装买主,拨打墙上涂写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大的贩假、造假团伙。
B. 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全世界一切正义的力量是决不会向他们妥协的。
C.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 陈水扁的台独观点一出笼,便被两岸正义之士批得体无完肤,对此陈水扁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
B.白话的散文并不排斥文言中的用语,但必须巧为运用,善于结合,天衣无缝。
C.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历历在目,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D.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3、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保尔四次“死里逃生”,表现出他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其中第二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B.“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句话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保尔也是在他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C.可以说,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以及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D.这部长篇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B.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C.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4)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请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读完这部小说,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主人公的哪些精神品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冻桐子花
①季节就是那么的奇怪。
②油桐树开花之前,再晴朗的春天,也并不意味着天气真正稳当当地暖和过来了。当我也同小伙伴一样急不可耐要脱去厚厚的棉衣时,母亲年复一年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又来了:“桐子花都还没有开,还有冻的日子呢。”
③果然,天说变脸就变脸了。寒潮来袭,村人又清涕刷刷,再度围着灶屋里的柴火烤手指,大狗小狗也时不时卧在灶前烘鼻子,蹭暖和。不过,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人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也终于到来:桐子树开花啦!
④“冻桐子花”已经成了村人判别天气经验中的一个参照物。桐子花开,漫长的寒冷季节就结束了,大地回暖,晴日渐多。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油桐的花期很长,花朵也大,在桐树坪里玩耍细看,那雪白的花瓣挨着金黄花蕊的地方,还有丝丝缕缕的粉红,显得愈发漂亮。待到繁花落尽,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宛若又下了一场大雪。好在那时我还是懵懂孩童,对此情此景不以为意。若是到了多愁善感的青涩少年,怕是要黯然伤怀一番了。
⑤此时,油桐的树叶也生长出来了,长长的叶柄,宽宽的叶片,仿佛一把把绿色的小蒲扇,密密匝匝地重新占据了原本光裸的树枝,将油桐树打扮得如亭如盖。
⑥油桐的树皮略为泛白,质地厚,有光亮,很容易与里面白色的木质部分相分离。许多时候,我们上山捡柴,或者在桐子坪玩耍,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从大树干上剥下半圈长长的树皮,那树皮像一片长瓦,是捉鱼虾的好引水槽子了。常有男孩子一手提着小竹篮,一手拿着油桐树皮,对着挖开的水田口子,将水流引进篮子里,小鱼小虾也就成了篮中之物,在劫难逃。
⑦盛夏到来之时,树叶间的桐子长得像小拳头,一个个高高悬挂着,清翠油亮,很是馋人。我常想,要是桐子也像桃子、李子能吃该多好!那样的话,三下两下爬上去,站在枝丫上伸手一摘,就可饱餐一顿了。可惜得很,这些看着令人垂涎的果子,竟不能吃。不过,它那深绿光滑的大叶,倒是常被村妇们摘了来,包麦子粑,包米粑。蒸熟的粑子,剥去桐叶,已染透了黄绿的色泽,有着独特的清香。
⑧每年的寒露,是摘桐子的时节。这时的桐子,已大过碗口,很多变成红色,就像熟透的苹果,圆润可爱,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摘桐子也称打桐子,人站在树下,手举长竹竿敲打,桐子一个个掉落下来,有的要滚很远才停下。
⑨桐子皮厚而结实,挑回村里,都倒入屋旁的阴沟,任其日晒雨淋,风吹霜打。起初的几天,我们常在桐子堆里玩耍打滚,玩得不亦乐乎。慢慢地,桐子皮沤烂了,腐败了,最终成了一堆乌黑的烂泥。
⑩这时,正适合于挖桐子仁。挖桐子仁有一件专门的铁质工具,颜色乌黑,就叫桐子挖,它犹如一根曲着的手指。一手握紧乌黑的烂桐子,一手拿着乌黑的桐子挖,一挖,一撬,乌黑的桐子仁就破皮而出了,一粒一粒,像鹌鹑蛋。以后经过晾晒,即可打榨桐油了。
⑪金黄浓稠的桐油,是那时村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点灯,漆棺材,漆水桶,样样都离不开它。木器经桐油拌石灰漆过底子,结实,耐用,又不透水,长久不坏。
⑫现在的故乡,恐怕连一棵油桐树也找不到了,人们早没有对“冻桐子花”的期盼。那如雪花般铺满大地的落花盛景,只能成为遥远记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事情?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口哨吹,声音尖锐又响亮。(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文章第⑦段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部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的理解
【5】文章写“桐子花”的部分并不多,却以“冻桐子花”为题目,请你分析作者的用意。
9、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陈权重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她们找到了隐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也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