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是一个美妙的地方,盐湖中珍奇的盐湖蘑菇、剔透的盐晶花等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B.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认为朗诵艺术与中小学的语文课相辅相成,她建议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愿同其他各方与拉美进行合作,但如果美方对中拉之间的合作挑拨离间,中方将坚决反对。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国家在疫情爆发之初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不以为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斡旋(wò) 骨骼(gé) 草长莺飞(zhǎng)
B. 缄默(jiǎn) 凫水(fú) 销声匿迹(nì)
C. 归省(shěng) 羁绊(jī) 戛然而止(jiá)
D. 龟裂(jūn) 屹立(qì) 豁然开朗(huò)
3、下面句子中,汉字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声音大慨是横笛,宛转,幽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sàn)在含着豆麦蕴(wēn)藻之香的夜气里。
B.如果一支主红雀(qüè)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恃它在冬季的缄(xián)默。
C.反动派挑拔离间(jiān),卑鄙(bǐ)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署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D.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yōng),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shà)时碎成堆堆白雪。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B.他们那个种族的人昔日的遭遇,仍然历历在目。
C.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D.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晚 秋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1】这首诗写的是晚秋初冬的景象,可以从秋声作威、____ 、_____等处看出。
【2】参照颈联“叶浮嫩绿”的注解,给“橙切香黄”写一条注解。
叶浮嫩绿:新酒的酒色像嫩绿的竹叶浮在上面那样鲜绿清亮。橙切香黄:_________
【3】这首诗透露出诗人 _____________的心情。
6、诗文名句积累。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这段文字出自作品《______》,文段中“我”是______。这部作品是一本 ______的书,对于教育孩子,文中的“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是第一位的。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
①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圣诞夜,大雪纷飞,夜空中没有一颗星星。
②小镇西边一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一个十岁男孩正偏着头在灯下写信。他不时搓搓冻得冰冷的手。“孩子,你在给圣诞老人写信吗?”他的母亲走过来问。
③那个时候,镇上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都给圣诞老人或上帝写信,请这些神明帮助自己,只是,几乎没有灵验的时候。所以,人们称这个贫穷的小镇是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④男孩儿叫克里,他对母亲说:“不是,我在给自己写信,我已经给自己写了好多信了!”母亲心里一沉。克里自出生就有残疾,一条腿短些,而且,一只眼睛几乎没有视力。由于家境艰难,母亲不能带他去看病,也不能送他到学校学习。他一直在家里自学着学校的课程,也看一些他感兴趣的有关星辰的书。只是他很少与人交流,甚至包括上帝和圣诞老人。
⑤深夜,母亲站在那扇窗前,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上帝,请帮帮克里。”她在这一刻决定:无论怎样困难,她都要带领克里走出封闭的生活。
⑥以后的几天里,母亲都早早出门,回来时脸冻得通红,时常出神地望着克里。
⑦几天后的傍晚,克里家的门被敲响了,是一个老者。克里的母亲一惊,接着兴奋地说了一声:“您来了!感谢上帝!”,这个镇上最有学问的老者向克里伸出手:“也许我能和你讨论一下关于星辰的问题。”这一刻,克里的眼里有星光一闪。克里的母亲在心里感谢上帝:她几天来的恳求终于感动了老者。她更要感谢上帝的是,克里微笑着看着星空,他的眼晴像星星一样明亮。母亲悄悄擦去脸上的泪。
⑧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外面阳光很好,雪地上,这里那里泛着金星。天很蓝,不时有鸟飞过。母亲牵着克里的手,一路上和相熟的人打招呼。以后,人们能听见克里小声随着母亲对邻居说“你好”了。再后来,克里能自己来往于那条熟悉的小路了。母亲站在小院的门前,看见克里侧着头,一下高一下低地向老者家走去。母亲含着泪,笑了。
⑨不幸的是,老者在一个圣诞节前去世了。克里站在自家的后院,远远地看着人们把老者葬在郊外的原野上。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无边的雪野,可他眼里的光却暗淡下来。母亲走过来,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克里的肩膀。
⑩几天后,圣诞节到了。母亲以那位老者的名义给克里写了一封信。克里收到这封信后一阵激动,因为老者是克里生活的一盏灯。他急切地拆开信:“星星那么美丽,是因为它们能发出光芒来,更是因为它们能置身于黑黑的夜空之中。我的孩子,你就像那些星星一样。在我离开的这几天里,你是不是以为生活完全黑暗了?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夜空,你该散发出光芒来!”
⑪克里从此心里便有了自己的愿望,他要成为这个小镇最亮的“星星”。从那时开始,他努力学习,不断改变自己。后来,他大学毕业,又回到了这个贫穷的小镇,竟选上了镇长。
⑫克里回到小镇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吻着母亲斑白的头发,轻声说:“谢谢您!”他们身后的桌子上有两封字迹一模一样的信,一封来自老者去世后的那个圣诞夜,另一封是母亲最近写给克里的:“孩子,回到小镇来吧,它需要你……”
⑬多年后的一个圣诞夜,年迈的克里坐在灯下写信,他的信不是写给自己和上帝的,而是写给远在天国的母亲:“亲爱的妈妈,现在的蒙大拿州的波兹曼小镇已经成为西部十大魅力小镇之一了。您让我知道,小镇也是一颗星星,它曾处于黑暗之中,我努力让它发光,就像当初您让我这颗小星星发光一样。
⑭这就是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阅读全文,仿照示例,请梳理概括克里的情绪及心理变化。
①身体残疾,____→②老者来访,变得开朗→③老者去世,____→④收到来信,燃起希望
【2】文章第③段采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二天,母亲要带克里去那位老者的家。克里想了一下,同意了,但他想晚上再去。母亲知道克里想避开镇上的人,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我陪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是不会磨灭的。即使桥已塌了,路已改了,巷已变了……但是只要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脚印就会一个个浮现出来。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