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琼海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如外人  怡然自乐   B. 溪行   便向路

    C. 便还家  余人各复至其家   D. 鸡犬相  有此人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B.他的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令读者印象深刻,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C.这处旅游圣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时间的巨轮无法抹去我对你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你的身影永存我心中。

  • 3、下列各项没有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中轩敞者为舱 B.其两膝相比者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全石以为底

  •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小说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B. 古人在称呼别人时不直说其名姓,常用官职名、出生地名等来称呼人。唐代大诗人杜甫,因做过左拾遗,人称“杜拾遗”;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C.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体态语言为主要手段,以有声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D.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歌鉴赏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小石潭记》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________;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_______(填人名)悉心的关怀与指导。在这封信中,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的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如何教育孩子,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这些家书中,他首先强调的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他是如何教导儿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⑦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⑧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⑩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物候学研究能够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还能够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C.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

    D.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四部分:一、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二、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三、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四、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B.第⑦段“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C.文章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按照从本质到现象的说明顺序介绍了有关物候学的知识。

    D.第⑧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3月24日是玲玲的生日,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贺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0年4月,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正式向全球发布。为了让更多少年儿童关心亚运、了解亚运、参与亚运,请结合图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组吉祥物设计理念的理解。

    【链接材料】

    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本届亚运会的定位是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目标是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

    要求:结合图文资料,表达清晰,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