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艰苦努力,全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B.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C.从无数有目共睹的成绩中,证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十分正确的。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2、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撺掇(chuān) 亢奋(kāng) 瞬息万变(shùn)
B.腈纶(jīng) 拾级(shè) 黧黑(lí) 怒不可遏(è)
C.寒噤(jǐn) 篆章(zuàn) 龟裂(jūn) 水尤清冽(liè)
D.缄默(jiàn) 幽悄(qiào) 脑畔(pàn) 核磁共振(cí)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扮演年轻女子的戏曲行当称为“小生”,戏曲中的“一折”一般指一出,一场。
C.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汉田园诗人,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黑暗,弃官还乡。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4、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斡旋/浩瀚 行辈/行将就木 纷至沓来/原地踏步
B.喧嚷/寒暄 连翘/翘首以待 戛然而止/吱吱嘎嘎
C.蓦然/夜幕 间隔/挑拨离间 怒不可遏/短褐穿结
D.晦暗/悔恨 倔强/强词夺理 弄巧成拙/相形见绌
5、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简要赏析。
6、诗文名句积累。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马说》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读书时说:“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恒心,还需注重效率和质量,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本,结合书中内容,联系学习或生活,谈谈你通过阅读解决了怎样的实际问题。(100字左右)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手
林少华
父亲病倒了。突然之间。脑溢血。
急救室。我坐在他的病床前。他闭目合眼,昏迷不醒。但他的手仍在动,似乎只有手是清醒的。我握住他的手,叫了声“爸爸……”他的手明显回握了我一下。我再叫一声,他又回握了一下。
我低头看着我手中的他的手。毕竟父子,他的手和我的手差不多。
不是典型的男人的手。手掌不宽、不厚。手指不粗。手背没有老人斑。青色的血管在又白又薄的皮肤下十分清晰。整只手暖暖的、软软的。
我看着、攥着、抚摸着。忽然察觉,我还是第一次接触父亲的手——自懂事以来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我居然从未接触过父亲的手!我感到惊愕。事情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是父子,见面或分别固然不至于握手,但此外就没有接触的机会吗?没有,没有,是没有。我疏远了父亲的手。想到这里,我心疼地把父亲的一只手捧在怀里,注视着,摩挲着,眼睛随之模糊起来……
尽管生活工作在乡下,但父亲这双手几乎没做过农活,更没做过家务,也不会,甚至侍弄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都不太会。但我必须承认父亲是个很聪明也很努力的人。父亲解放初期只念到初一就工作了,由乡供销社到县供销总社后来转到人民公社即现今的镇政府。
同样这双手,却打得一手好算盘,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和好毛笔字,写得一手好文章,下得一手好象棋。别说十里八村,即便在整个县当时都是有些名气的。
可惜他脾气不好。同样一句话,从他口中出来往往多了棱角,尤其让领导听起来不大舒坦。所谓手巧不如口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辈子都没升上去。
我继续搜寻记忆,搜寻父亲的手在父子感情之间留下的痕迹。记得大学三年级那年初夏我得了急性黄疸性肝炎,住在长春偏离市中心的传染病医院里。“文革”尚未结束,物资奇缺,连白糖都凭票供应,平时喝口糖水都不容易。而对肝炎患者来说,糖是最基本的营养品。
一天中午,我在医院病床上怅怅地躺着。几个病友都睡了,我睡不着,想自己的病情,想耽误的课,想入党申请能否通过。正想着,门轻轻地开了。进来的竟是父亲。依旧那身半旧的蓝布衣裤,依旧那个塑料提包,依旧那副清瘦的面容。
我爬起身,父亲在床沿坐下。父亲平时就沉默寡言,这时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简单问了问病情,然后一只手拉开提包,另一只手从中掏出一包用黄纸包的白糖,又一个一个小心摸出二十个煮鸡蛋,最后从怀里摸出二十元钱放在我眼前的褥单上。
父亲一个月四十七元五,母亲没工作。八口之家,两地分居。作为长子,我当然知道这二十元钱意味什么。我说钱我不要。父亲没做声,一只手把钱按在褥单上。而后打量了一下病房,又往窗外树上看了片刻,说:“我得走了,你好好养病。”说着,拎起完全空了的塑料提包。我望着他走出门时单薄的身影,鼻子有些发酸。
我家在长春东边,他工作所在的公社在长春北边,各相距一百里——父亲是从百里外的家赶来,又赶去百里外的公社的。他在那里做公社党委宣传委员。我更紧地握着自己从不曾握过的父亲的手。我知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双手再不会为我做什么了。
是的,父亲是个不善于用话语表达自己正面感情、尤其对子女感情的人,这双手也就给了我更多的回忆。
时间迅速向后推进,也就在一年半以前,父母在我所在的青岛生活了两年,两人的身体都还好,我就在市区较为热闹的地段租了房子给他们单住。每星期去看望一两次。
客厅有个不很长的长沙发,父亲总是坐在沙发一头看电视、看报。我去的时候也坐在长沙发上,有时坐在另一头,有时坐在稍离开他的中间位置。一次无意之间,我发现原本父亲靠着的靠垫正一点一点往我这头移动。细看,原来他用一只手悄悄推着靠垫。我佯装未见,任凭靠垫移到我的身旁。显然,父亲是让我靠这靠垫。但他没有说,也没有直接递给我,而是用手慢慢推移,生怕我察觉……
如今,父亲的手永远地去了,去了三四个月了。化为青烟,化为灰烬,留在了一千多公里外的故乡一座荒山坡上。那里已经飘雪了,风越来越冷。
世界上还会有一双男性的手为我从塑料提包里一个一个摸出煮鸡蛋、一点一点往我身旁推靠垫吗?
【1】诵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父亲的手”的妙处。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⑤段画线句。
想到这里,我心疼地把父亲的一只手捧在怀里,注视着,摩挲着,眼睛随之模糊起来……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
细看,原来他用一只手悄悄推着靠垫。
【3】文末说“世界上还会有一双男性的手为我从塑料提包里一个一个摸出煮鸡蛋、一点一点往我身旁推靠垫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9、按要求作文
没有iPhone(苹果手机)的时候,觉得用iPhone的人都是显摆;没有LV(法国很著名的奢侈品品牌)的时候,觉得提LV的都是虚荣。当我有了iPhone、LV的时候,就觉得它们就是日常用品,没什么特殊的。我们常常误读误判,是因为一开始就站在对立面上。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坚硬、锋芒的心就释然了、柔软了:其实每天我们都在高攀,有时高攀爱情,有时高攀权贵,有时高攀美德……向上或是本能,只是我很清楚,所有的高攀,抵不过我一次坦然的低头。
请以“坦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健康。(2)条理清楚,书写整洁。(3)除诗歌外,文体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